纪录小康工程

鲁史茶马古文化小镇项目概况

更新时间:2021-07-30 10:34:02来源:凤庆县发改局

凤庆鲁史茶马古文化小镇依托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传统村落、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创建,紧紧围绕“历史人文与田园牧歌融合的旅游型小镇”目标,以鲁史古镇为核心,以“原真古镇、多彩鲁史”为发展定位,规划区总面积3.6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0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0.4亿元,以凤庆县城乡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用“1+N”的投资模式推进建设。2019,鲁史古镇被评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鲁史镇被命名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乡镇。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委政府、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组建领导机构,为小镇建设举旗定向、精准把脉,高位推动特色小镇建设,整合一切资源,以不达目标不停歇的信心和决心,不断优化创建思路,强化创建措施,致力于达标创建。先后实施了古镇停车场、牌坊、观景台、茶马文化广场等26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42亿元。

抓规划、促保护。坚持规划引领、多规合一理念,严控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红线,完成了《鲁史镇总体规划》、《鲁史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编制了《凤庆鲁史茶马古文化小镇发展总体规划》、《凤庆鲁史茶马古文化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鲁史茶马古文化小镇文物与历史风貌保护方案》和《凤庆鲁史茶马文化小镇建设项目布点规划》,将文物保护和建筑风貌纳入规划控制,指导文物保护修复。坚持“原汁原味、回归本真、修旧如旧”为原则,严格控制建筑风貌,完成了骆家大院、张家大院、字家大院、阿鲁司巡检司、古戏台等古旧建筑修复36处,完成了上平街集中连片改造,有效保护了古井、赵又新将军故居、文昌宫、文魁阁等文物遗址。通过强化文物保护修复,小镇核心区“三街七巷一广场”的结构布局、总体建筑风貌、古旧建筑群得以完好保存,小镇街巷布局合理、尺度宜人,为“一街一主题”、“一巷一故事”业态植入打下了基础。

 抓基础、促振兴。以小镇创建为契机,先后实施完成鲁史至红山道班、红山道班至犀牛码头、永新集镇过境道路等道路提级改造建设项目和犀牛大桥建设项目,小镇对外互联互通的基础更加完善;实施五道河自驾车营地、古镇观景台、古镇中心停车场、茶马文化广场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旅游基础更加夯实;实施特色餐饮、特色民宿、休闲娱乐等项目,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有效提高,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通过平安乡镇监控平台和雪亮工程建设,实现治安监控系统重要节点全覆盖,治安环境更加好转,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提高,为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打牢基础。

   抓产业、促脱贫。始终把小镇创建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小镇创建,瞄准核桃、茶叶等产业发展前沿,主动适应消费升级,以田园综合体吸引产能和消费向小镇聚集。“春采明清茶、夏游核桃林、秋收黄金叶、冬赏油菜花”的农耕文化四季演绎,满足游客“追求生态、回归田园”的多样性需求。2019年,古镇周边田园综合体产值达4550万元,带动旅游收入200万元。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特色民宿、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就业岗位,吸纳30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依托“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和沪滇协作项目,金三核桃专业合作社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核桃提质增效示范基地,宝华矿泉水厂成为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的典型。

抓环境、促生态。坚持生态发展理念,注重原生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氛围营造,顺应自然、精雕细琢,以绣花功夫保护、开发、管理经营小镇。对古镇核心区235株珍贵名木古树挂牌保护,对古镇周边茶山、核桃林、水源涵养区划区保护,优先选用茶花、桂花、兰花、菊花、柿子等本地花草苗木在适宜区域补植补绿、增花添彩,小镇绿化景观与街巷建筑格局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优美协调。采取墙体绘画、艺术品展示、扫码游览等方式将茶马古文化演变历程活化,以可视化、体验化方式呈现给游客,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全面实施镇区绿化、亮化、排污、垃圾处理场、集镇街道改造提升项目,小镇新增水域面积13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4600平方米,集镇生活垃圾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100%,小镇生态环境整体提升

抓业态、促增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错位竞争、差异发展,着力培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兴业态,构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特色产业体系,以“三街七巷一广场”为主体结构植入旅游业态,新增培育茶馆12家,特色餐饮小吃25家,特色民宿3家,酒吧体验4家。小镇内建设实体书店,除具备图书销售功能外,将《凤庆县志》、《鲁史村志》等地方书籍展示出来,供游客借阅,让游客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小镇。2019年,小镇游客总人数约8.68万人次,旅游服务产值达500余万元。小镇群众常态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与新时期文明思想有机融合,满足了小镇居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群众自发组织11支民间文艺宣传队,每逢节庆和日常闲暇时间便会开展文艺演出活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

抓智慧、促服务。坚持智慧引领、优化服务,小镇全面接入“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对云大书院、楼梯街、观景台、停车场、漭街渡大桥等景区实景拍摄,游客可实时网上查询。将数字化、智慧化广泛用于古镇观景台、停车场、茶马文化广场和古镇核心区景点建设,人脸识别、AI识景、扫码识景、智能停车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服务。积极培育电商平台,实现芙蓉糕、核桃糖、粟米糖等传统手工小吃线上展示、线上销售;实现火腿、泡肝、豆制品等特色菜品线上选择、订购。随着小镇人气的增加,网红达人、文创艺人进驻小镇进行创作,江北阿毛、小鲁班等网红达人入驻小镇开展直播活动,弘扬宣传了本土文化,大大提升了小镇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