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

2017年9月,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大兴乡永胜村河边组开始实施省级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

2017年9月,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大兴乡永胜村河边组开始实施省级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项目内容为:改建公厕一座;村主道路水泥路(扩建)420米,村主道路水泥路(新建)340米;给水管DN100200米,给水管DN631800米,蓄水池50立方米2座;配有太阳能灯60盏;河道治理121米,新建桥二座,产业设有灌溉管道总4公里,总投资2510776元。详细>>

  • 新闻报道

更多>>
耿马县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耿马县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简介耿马自治县聚焦今年脱贫出列的1个贫困乡和7个贫困村,各级各部门咬定年度脱贫目标不放松,认真对标对表,强化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施策,全力补齐短板,狠抓落实,全力冲刺,大干50天,确保12月20日前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小小竹篱美环境

小小竹篱美环境

简介近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大兴乡班坝村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积极发动群众动手扎竹篱巴,提升人居环境,小小竹篱成为村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脱贫攻坚冲刺迎检过程中,该村驻村工作队召集村组干部研究决定,把班歪自然村、黄草坝自然村路口列为全村组道路示范路,由两个自然村每户出一个义务工。326名村民自带劳动工具,集中到班歪自然村、黄草坝自然村示范路,在驻村工作队、组干部的带领下,有的砍竹子、有的破竹子、有的编篱巴,用2天时间完成了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长3500米的竹篱巴。提升了村庄的品位,环境更加干净整洁。

耿马多渠道拓宽群众致富路

耿马多渠道拓宽群众致富路

简介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突出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就业组织化程度两个重点,探索有特色的发展机制和模式,多渠道推进转移就业工作。   推进产业组织化程度。坚定不移地探索有耿马特色的发展机制和模式,用组织化的提升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彻底改变单打独斗、分户单干、散小弱的落后生产状况,努力探索一条有耿马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全县已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9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户、市级龙头企业23户,累计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241户,培育种养大户703户、家庭农场35户。   推进就业组织化程度。以“抓转移、增收入”为主题,通过进村入户宣传就业政策、举办招聘会、有针对性地组织输出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与园区企业、招商企业、省内外企业的有效对接,通过多种渠道推进转移就业工作。截至7月底,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6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累计转移就业23836人,直过民族累计转移就业27181人。

耿马组建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

耿马组建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

简介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积极探索土地集中连片经营新模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打造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规模化管理。实现土地集中经营,在产业和土地脱贫上作文章,不断增加贫困户收入,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李国民:愿做脱贫领头雁

李国民:愿做脱贫领头雁

简介今年三十出头的李国民是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贺派乡芒底村委会芒嘎弄组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现任耿马扎体拉祜茶叶初制所负责人。

孟定海关推动定点扶贫见成效

孟定海关推动定点扶贫见成效

简介凝聚攻坚合力 持续改善民生 增强造血功能 孟定海关推动定点扶贫见成效   本报讯 (通讯员 陈国龙) 2015年以来,孟定海关持续对口帮扶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四排山乡小芒关村、镇康县木场乡木场村,克服挂钩扶贫点地理位置偏远、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等问题,坚持“党建引领、项目支撑、产业富民”工作模式,累计选派4名驻村工作队员,帮助170户569人成功脱贫,2个贫困村实现按期脱贫摘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

  • 志书年鉴

更多>>
  • 典型人物

更多>>
罗宇鹏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罗宇鹏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事迹罗宇鹏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 文艺作品

更多>>
傣族舞蹈《涞阶恩赛•女创拳》

傣族舞蹈《涞阶恩赛•女创拳》

简介傣族女创拳 非遗 舞蹈创作

情寄上海

情寄上海

简介我要为你写首歌 一首感激的情歌 用我的心声 写出对你的情缘 你用温暖的双手 把爱播洒在遥远的边关

《山魂水韵的边疆》歌曲MV

《山魂水韵的边疆》歌曲MV

简介《山魂水韵的边疆》歌曲MV

爱心筑梦——耿马自治县教育扶贫之歌

爱心筑梦——耿马自治县教育扶贫之歌

简介爱心筑梦——耿马自治县教育扶贫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