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

新闻报道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耿马自治县聚焦今年脱贫出列的1个贫困乡和7个贫困村,各级各部门咬定年度脱贫目标不放松,认真对标对表,强化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施策,全力补齐短板,狠抓落实,全力冲刺,大干50天,确保12月20日前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近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大兴乡班坝村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积极发动群众动手扎竹篱巴,提升人居环境,小小竹篱成为村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脱贫攻坚冲刺迎检过程中,该村驻村工作队召集村组干部研究决定,把班歪自然村、黄草坝自然村路口列为全村组道路示范路,由两个自然村每户出一个义务工。326名村民自带劳动工具,集中到班歪自然村、黄草坝自然村示范路,在驻村工作队、组干部的带领下,有的砍竹子、有的破竹子、有的编篱巴,用2天时间完成了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长3500米的竹篱巴。提升了村庄的品位,环境更加干净整洁。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突出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就业组织化程度两个重点,探索有特色的发展机制和模式,多渠道推进转移就业工作。   推进产业组织化程度。坚定不移地探索有耿马特色的发展机制和模式,用组织化的提升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彻底改变单打独斗、分户单干、散小弱的落后生产状况,努力探索一条有耿马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全县已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9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户、市级龙头企业23户,累计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241户,培育种养大户703户、家庭农场35户。   推进就业组织化程度。以“抓转移、增收入”为主题,通过进村入户宣传就业政策、举办招聘会、有针对性地组织输出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与园区企业、招商企业、省内外企业的有效对接,通过多种渠道推进转移就业工作。截至7月底,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6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累计转移就业23836人,直过民族累计转移就业27181人。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积极探索土地集中连片经营新模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打造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规模化管理。实现土地集中经营,在产业和土地脱贫上作文章,不断增加贫困户收入,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今年三十出头的李国民是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贺派乡芒底村委会芒嘎弄组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现任耿马扎体拉祜茶叶初制所负责人。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凝聚攻坚合力 持续改善民生 增强造血功能 孟定海关推动定点扶贫见成效   本报讯 (通讯员 陈国龙) 2015年以来,孟定海关持续对口帮扶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四排山乡小芒关村、镇康县木场乡木场村,克服挂钩扶贫点地理位置偏远、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等问题,坚持“党建引领、项目支撑、产业富民”工作模式,累计选派4名驻村工作队员,帮助170户569人成功脱贫,2个贫困村实现按期脱贫摘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近日,笔者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办公室获悉,园区六至八期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自开工至今已完成项目计划工程量的50%。目前,项目工程正有序推进。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打牢产业根基 擦亮金字招牌 耿马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步伐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名丽)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通过合理开发筑牢文化旅游产业根基,提升文旅产业发展内涵,擦亮文化旅游金字招牌,奏响全域旅游发展“三部曲”,一幅生机盎然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坚持“保护先行,适度开发”的原则,筑牢文旅产业根基。为了让文物古迹“活”起来,耿马围绕找出来、护起来、用起来三个环节,对全县文物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严格保护。先后对滇缅铁路芒卡隧洞旧址、勐永土司墓群、景戈白塔、允冒佛寺等7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对23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设立保护碑,对31项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实施挂牌保护。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镇康(南伞)至耿马(清水河)高速公路项目是云南省中长期高速公路网规划布局(2016-2030)中“五纵五横一边两环二十联”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起于镇康县南伞红岩村,止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清水河大湾江,与临翔至耿马清水河高速公路相接,全长34.195公里,批复概算56.9145亿元。项目主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每小时80公里,路基宽度25.5米。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为提高公共空间功能性需求,营造持续优化生态宜居环境,近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乡党委政府以勐简村弄帕组作为试点,对影响景观、遮挡绿化及残破老旧围墙开展拆墙透绿工作,推动建设开放式村寨,开展院内环境整治及墙体增绿、补绿、添绿工作,营造全民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绿色福利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