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9-10 17:05:49来源: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本报讯 (通讯员 彭联钢) 耿马自治县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要求,以实施扶贫项目为载体,加快推进精准扶贫。
抓农村道路建设。认真抓好建制村目前在建的103公里和计划建设的271公里通畅工程,“十三五”期间启动实施1500公里组干道硬化工程建设,到2020年,全县实现通村道路100%通畅、通组道路100%硬化。
抓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工程性缺水和农村饮水不安全为重点,加快推进黑龙潭、十八道河在建水源工程建设,年内启动勐撒芒枕水库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立项启动耿马灌区(高峰、团结水库)水网和孟定允景水库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农村14万人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和河外、四排山片区农村水网工程建设。大力实施“五小水利”工程、抗旱应急工程、冬春农田水利工程,加大“爱心水窖”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中低产田地改造,加大石漠化治理力度,着力江河流域治理、农村水土流失治理等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建设,防止因灾致贫,确保全县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到2020年,全县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土地有效灌溉保障率提高到50%以上。
抓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以增加农村卫生资源总量,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为着力点,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在实现每村都有卫生室的基础上,村卫生室逐步向人口较多的自然村覆盖。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设备,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着力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缩小城乡卫生资源差距。到2020年,全面完成9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在人口较多的自然村新建70个村卫生室。
抓农村基础教育。把教育作为扶贫攻坚的优先任务,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支持乡村两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以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中、高中毕业生为重点,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到2018年,全面完成10.4万平方米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新建勐撒、勐永、贺派、芒洪、勐简、大兴六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完成37所476套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到2020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
抓农村能源通讯建设。着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完成1万户以上农村电网改造,提高供电质量,让广大农村居民从“用上电”变为“用好电”。加大节能灶、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和使用,加快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配套好服务站点,不断提高已建和新建沼气池的使用率。加快宽带网络普及提速、三网融合和4G业务向农村覆盖。
抓农村集贸市场建设。加快实施四排山、芒洪、大兴、勐简4个乡镇农贸市场和四排山石佛洞村,孟定清水河2个集贸市场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市场流通环境,健全农村商贸流通网络,推行电子商务进农村,拉动农村市场消费。同时加强对集贸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对市场中存在的假冒伪劣产品进行查处,对所存在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和纠正,管好市场,确保农村消费安全。
抓美丽家园建设。因地制宜、尊重群众,自下而上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引导改造建设,不搞一刀切。积极开展好洁净农村行动和农村“平安文明”创建活动。在特色民居房建设中要把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统筹农村危房改造、扶贫安居工程、地震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易地搬迁等项目,做好政策加法,从明年开始用3年时间完成剩余的27651户农村旧房改造任务,到2018年,全县6.2万户农村居民(包括农场)均能居住上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民居。
抓农业产业发展。围绕“南汀河流域生态农业园”和“羊耿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按照“三万”工程目标要求,制订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村、辐射到户、带动到人”,着力抓好甘蔗、茶叶、橡胶、香蕉、烤烟等产业基地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云南坚果、咖啡、水果、核桃等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化魔芋种芋繁育基地,以“公司+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推进魔芋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石斛、重楼等林下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开发冬季农业,建设外销特色蔬菜基地。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加快畜牧、禽类和特色水产品养殖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坝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000元以上,山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