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

浅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永德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1-09-09 16:16:40来源:个人撰写

    

 

永德地处山区,交通瓶颈始终制约着群众出行、人民致富,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依托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机遇,为实现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永德县将补齐交通短板、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列入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县交通工作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发展为中心,直面改革和转型的双重压力,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扎实推进交通建设、管理、服务等工作,努力营造“路畅其通,人便于行”的交通运输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有效促进了群众交通出行、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条件,使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公路实现大规模提级改造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为永德实现高质量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发展的制约

建国初期,永德境内没有一寸公路,交通运输全靠牛背马驮,社会生产力低,商品贸易往来、文化交流闭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全县绝大部分人口对外交流学习程度低,挣扎在吃饱穿暖基本需求线以下;20世纪60年代至世纪末,永德第一条公路羊镇公路建成通车,县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我县第一条经济命脉打通,乡镇、建制村通公路,全县经济社会开始逐步与外界接轨;21世纪以来,公路从通到畅,振清、施孟二级公路建成,乡镇、建制村通畅,全县经济、文化、人流、物流迅速融合,并快速与全市、全省、全国一体化发展,全县人民逐步摆脱贫困,迈向小康。由此可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人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是巨大。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对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工作的推进,脱贫攻坚战役冲锋号角的吹响,县委政府更加发力,始终把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关键工作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安排部署抓落实,先后实施了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达和通畅工程等一大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路面等级从无到有,从砂石路、弹石路到水泥或沥青路面,建成了户勐、施孟、振清二级公路截止20204月底,全县拥有公路里程达12699公里,已硬化里程3231公里,县(镇)、乡(镇)到村公路通畅率均达100%农村公路实现大规模提级改造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高,高等级公路、农村公路建设齐头并进,为永德实现高质量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致富路、小康路雏形初显。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很大程度解决了广大农村地区交通落后的困扰,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并从三个方面凸显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保障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农村地区“通路不通车”、“晴通雨阻”的状况已逐步成为历史,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保障,有效降低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成本,提升了自产物资的商品价值,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地区发展,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如:2016年前,通往大炉厂村主干道均为土路,交通运输主要靠牛背马驮,商品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十分闭塞,严重制约全村经济发展,自省公路局挂钩帮扶以来,在省公路局鼎力帮扶下,在县、乡、村三级共同努力下,大炉厂村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增道路硬化里程达91.08公里,实施了大炉厂村最后100入户硬板路及大岩房线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现乡政府驻地到村委会驻地,村委会驻地到苗子寨、旧寨、大平掌、柳树自然村等9个村民小组均通硬化路,除柳树自然村至大沟坝自然村未实现两个组连接外,大炉厂村成为全县唯一一个村、组、户三级均实现100%通畅的行政村,彻底改善了贫困群众出行条件,助推了全乡脱贫攻坚工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群众出行安全快捷,让群众生活幸福起来。

(二)确保了人民群众便捷安全出行。公路改造建设项目的实施,彻底消除了农村“泥滑路烂”的出行状况,客运班线已逐步覆盖项目建设后的建制村,农民群众出门就能座上班线客车,出行安全更得到了保障。如:随着路面等级的硬化提升,公路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为客运班线开通奠定了基础,20196月实现全县37乡全部有客运站及通客运班车,建制村客运班线开通率达100%,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三)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广大农民群众,行政村道路硬化项目的有序实施,使农民群众真正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农村公路建设建的是路,联系的是党心和民心,巩固的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广大农民群众,使农民群众真正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如:贫困村退出考核验收指标要求,交通行业主要考核指标为“建制村到乡(镇)或县城通硬化路,且危险路段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2011年启动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以来,完成100个建制村(剩余18个建制村为村委会在国、省道边)82条(段)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设任务,以及完成127条(段)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实现建制村公路通畅率均达100%,达到了脱贫退出考核验收标准,并顺利通过省级专项评估检查,同时得到了广大群众好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服务性行业,也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摘帽的重要支撑。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永德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为永德实现高质量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脱贫致富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保障。推动永德跨越式发展,对加快人流、物流运转,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提升了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

2.《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的通知》(云厅字〔201931号)

3.  《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云南省贫困退出标准和脱贫成果巩固要求指标说明的通知》(云开组〔201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