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

保障民生 改善环境 幸福安居工程圆梦暖心房

更新时间:2021-09-10 10:40:15来源:个人撰写

永德,地处滇西南边陲、临沧市西北部,县城所在地德党距省会昆明680公里,距市府临沧186公里。永德县历来是滇缅往来的重要通道,曾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被称为“西南丝绸之路江东走廊”,国土面积3220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95%。全县辖37乡,2个社区、116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人,有汉、彝、佤、布朗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22.38%。长期以来,由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困难群众住房破旧、居住条件差等问题较为突出。自实施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以来,永德县委、政府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要求,全面对标中央和省级政策,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压实责任,精准施策,狠抓落实,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扎实推进。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1055户,确保全县农村困难群众住上舒心舒适的安居房,搭起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幸福安居工程圆梦暖心房。

一、精准施策,明确一个目标

永德县农村危房改造中,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按照“精准认定、民主评议、公开公示、政策符合、信息准确、质量保证、资金规范、进度保障”的工作要求,全面对标中央和省级政策,紧盯4类重点对象,统筹非4类重点对象,围绕“确保2019年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总体目标,调整危房改造政策,及时制定印发永德县2018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永办发〔201818号),细化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方案,不断强化管理,瞄准对象,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至今,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4155户,全面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目标任务,为全县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注重服务,强化三个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县级成立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挥部,10个乡镇分别成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分别由10个县处级领导担任前线指挥长,统筹协调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确保危房改造工作高位推动、有效落实。二是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安全住房有保障,成立了永德县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办公室在县住建局,牵头完成全县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行业扶贫总目标和各项工作职责,切实形成目标明确、职责清晰、有人抓落实的攻坚态势,做到行业扶贫任务有人抓,抓得好。

(二)强化技术保障。是成立由16人组成的永德县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专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县住建局,承担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管理等工作,全面推进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落实。二是成立技术库,通过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等不同的方式,将培训合格并参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县级、乡镇、村组、驻村工作队等人员共790人,纳入全县农村危房改造技术库,入库人员负责参与农村危房改造危房认定、监督管理、竣工验收等相关工作。三是成立由30人组成的10个危房改造县级指导组,市住建局抽调16名专家技术员组成督导指导组,市县两级联合分别进驻10个乡镇、村蹲点开展指导、常态化巡查、检查及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实现质量安全巡查乡镇全覆盖,抽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开列问题清单,限时督办整改,确保了全县农村危房改造质量监管到位,保证人民群众住上安全房、放心房。四是建立联合办公机制,由县住建局牵头,县扶贫、县民政、县残联组成的人员,统一到县住建局联合办公,开展数据比对工作。同时,积极与扶贫部门对接,认真开展相关数据闭合统一工作,确保各系统信息一致。

(三)强化资金保障。2018-2019全县需要完成27709户农村危房改造改造任务重,资金需求大。我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顺利推进,最大限度整合了涉农资金用于危改改造,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一是通过争取中央和省级农危改专项资金33631.54万元,争取市级扶贫资金2000万元,县级计划整合资金11115.87万元。二是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按照“一户一方案”分因施实,分类补助,做到应补尽补,既缓解了资金压力,又杜绝了群众因建房过度举债。三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坏换什么”的原则,采取以加固改造为主、拆除重建为辅的方式,因户施策、联合适用的推行“2+X”或“1.5+X”模式,该模式多采用于家庭人口较多的无房户新建或者政府代建房屋,即4类重点对象政府补助2万元,非4类重点对象政府补助1.5万元,在农户完全自愿和有出资能力的前提下,按照人居面积控制要求与农户建房意愿来新建房屋,超出补助标准的部分由农户出资。此举切实加快了农村危房改造进度,达到了人均面积控制要求,增强了农村房屋适用性,得到了农户的认可。

三、阳光操作,坚持三个规范

(一)审批程序规范。严格按照“户申请、村评议、乡审核、县审批”的程序,阳光操作,公平、公正、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二)资金使用规范。严格按照《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永德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对下拨至各乡镇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及时按照规范程序将资金兑付到符合条件并通过验收的农户手中,确保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安全并发挥最大效益。

(三)档案管理规范。县农危改办配备了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对相关文件进行归纳、整理,装订成册,做到方便查阅。围绕“户有档案、村有台账、乡有花名册、县有数据库”的要求,各乡镇明确专人负责危房改造档案的整理立卷归档和保管利用工作,对列入年度实施的农村危房改造农户信息,及时录入档案信息系统,并根据农户实际建房情况及进度对系统进行适时调整更新;在档案归档中,实行一户一档,确保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完善相关签字、盖章手续,形成完整的农村危房改造档案。

四、加强管理,落实三个到位

(一)落实政策到位。根据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永德县实际,我县制定并印发了《中共永德县委办公室 永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德县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永办发﹝2017175号)、永德县2018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永办发〔201818号)、《永德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永德县农村危房认定要点>的通知》(永开组〔201840号)、《永德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永德县农村危房认定流程>的通知》(永开组〔201841号)、《永德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永德县农村危房加固改造和风貌提升技术方案>的通知》(永开组〔201842号)、《永德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永德县农村危房加固改造和风貌提升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永开组〔201843号)、永德县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德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验收要点>的通知》(永脱危改办发〔201916号)等相关文件,为全县危房改造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落实责任到位。一是抓好规划引领。把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县级向各乡镇、村、建房农户提供28种户型图供参考选择。二是抓好培训示范。农村危改改造工作中,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一个乡镇建立一个示范村,一个村建立一户示范户,做到学有样板,看有典型,全面形成以改造加固为主、拆除重建为辅的农村危房改造模式。同时,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乡镇干部、村两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自然村长、大学生村官、乡村振兴理事会成员、互助组领头人等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对当地从事农村危房改造、有建筑施工经历或有建筑工匠培训意愿的人员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组织培训合格的建筑工匠或队伍进行危房改造工作,确保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三是抓好政策宣传。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指导,印发了《云南省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口袋书》5000本、《云南省农村危房认定指南(试行)20172000本、《云南省农村危房修缮加固技术指南(试行)20172000本、《云南省农村危房认定指南(修订)20181200本、《云南省农村危房修缮加固技术指南(修订)20181200本、《临沧市农村民宅抗震加固参考图集》(试行)2000本、《永德县农村危房改造技术手册》200份、《永德县农村危房改造相关政策技术讲解》200份、《云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房明白卡》1万余册、《永德县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知识宣传册》1万余册。形成了农村危房改造人人参与,脱贫攻坚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四是抓好材料监管。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价格检查指导及监管力度,确保质量合格、价格合理所有使用的施工主材有产品合格证。五是抓好质量安全。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质量安全巡查,规范质量行为,强化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及时反馈巡查发现的问题,督促农村建筑工匠或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切实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全过程的监管,把质量安全作为关键环节抓死抓实,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三)落实工作到位。一是抓好房屋认定。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房、房必认定的原则对全县辖区内所有农户住房进行全面摸排和危房等级认定,截止目前,全县77945户农户住房已完成安全等级认定,实现了农村住房认定全覆盖二是抓好危房改造。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基本安全住房有保障的目标任务,坚持“安全稳固、遮风避雨”的基本要求,保证其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合理制定“一户一方案”,科学组织施工,强化督促指导,全面落实改造质量“五基本”要求,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2018年以来锁定危房存量27709户已全部改造完成,农户住房均达到住房安全有保障标准。三是抓好问题整改。在工作过程中,做到边改、边“回头看”,及时查缺补漏,以“四精准、四回头”抓实农村危房改造:精准摸清底数,在“回头看”中动态管理,应改尽改,向上争取支持;精准分类施策,在“回头看”中区分指导,以人为本,鼓励自力更生;精准落实政策,在“回头看”中督促检查,以房查档,确保改造到位;精准排兵布阵,在“回头看”中检验效果,纠偏纠错,让人民群众满意。四是抓好环境提升。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在解决村民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基础上,按照“个人干净、卧室干净、厨房干净、厕所干净、庭院干净,院内杂物堆放规范”“五净一规范要求,通过积极申报项目及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稳步推进永德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项目建设,着力解决乡村“一水两污”及公厕基础设施短板;县委、政府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按照“上级补助水泥+群众出资出力”的方式,统筹推进农村入户道路硬化、农户庭院硬化等工作,抓实人居环境提升,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全县上下不懈努力,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永德县已全面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解决了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提高了农村住房居住质量、有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困难群众住上了安全房、圆了安居梦。幸福安居工程圆梦暖心房,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