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

感动临沧2016年度人物王红梅

更新时间:2021-07-19 10:52:43来源:临沧市文明办

孝敬公婆的“好媳妇”

——王红梅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她是一个孝敬公婆的好媳妇,也是一个关心儿子的好母亲。20多年以来,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用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她就是班老村大园子组的王红梅。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一、热情善良,老实本分

王红梅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跟弟弟,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王红梅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她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儿。21岁王红梅嫁到班老村大园子组,公公婆婆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淳朴热情。在跟公公婆婆相处几个月以后,公公婆婆评价王红梅是个聪明能干的好媳妇。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农村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一家人相处的非常的好,婆媳关系也是非常融洽。

二、身体力行,树立孝之榜样

本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丈夫不幸得了一场病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倒下了,一家人如遭晴天霹雳。当时公婆年迈并且多病,活泼可爱的儿子刚满2岁,年仅26岁的王红梅不得不一个人撑起这个家。家里的大事小事全有她一个人操劳,公公常年多病,她不仅要到地里干活,回来后还要悉心照顾多病的公公和年幼的儿子,无论多苦多累,回到家后,公婆的一盆洗脚水从来没有少过,也从来没给公婆看过脸色,婆婆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媳“我们家幸好有她,不是遇到她的话,不知道会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多年以来,照顾儿子和公婆的王红梅没有一句怨言,公公每次生病都是在她细心照顾下好起来的。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她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着版样,用言传身教默默地传承、践行着中华民族的孝老爱亲传统美德。

三、勤俭持家,精打细算

王红梅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日常洗涑用品能俭则俭,一切以朴素勤俭为本,一家人都没穿过什么名牌,就连桌椅、沙发等家俱都是很普通的木制用品,走进家,你会感觉到有一股农民质朴的气息,但是简而不乱,物品的摆放井井有条,环境整洁舒适。目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甘蔗,无论刮风下雨她都要在地里忙着,别人家一天能做完的活她一个人要两天、三天,即便这样,她一个人种的比别人的还要多,每年胖猪也要卖七八个左右。她总是说:“别人有的我也都要有,总不能让公公婆婆和儿子苦着、累着、饿着”。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的她一刻也舍不得让自己闲着,在她的操劳下,日子过得并不比别人差,但究竟有多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四、邻里和睦,关系融洽

王红梅不仅是个好媳妇,还是个好邻居。在生活中,总是为别人着想,树立榜样,影响全村,团结邻居,她与亲朋邻里友好相处,做到以诚待人,不计小节。大家都觉得她非常亲切,很有亲和力。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会及时赶到,无偿劳动,下雨了人家都 往家里跑,但是她知道谁家的粮食还晒着需要帮忙往屋里背,谁家盖房子缺少人手她就主动去帮助做饭,喜忧事她总是跑前跑后尽自己的全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村里不管谁家有事需要帮助,她总是第一个出现。有一次外甥女的小孩不幸得了重病,住院期间,放下家里的一切到医院看望孩子,并好不犹豫的把1000块钱塞到外甥女的手中,心里和外甥女一样难过,但还不忘安慰外甥女。王红梅就是这样热诚待人,乐于助人,敬老爱幼,与村民和睦共处,人人都赞她有教养,品德高尚。敬老爱幼,人人赞热心助人,人人颂

2014年她80岁公公去世了,儿子成家了,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孙女,儿子和儿媳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只剩下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小孙女,她又一个人挑起这个家庭重担子。

温馨的家庭是和谐社会动力的源泉,王红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倡了全民文明,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精神和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情系老人,情系村民,彰显了一个先进农民的优秀品质。她的爱发自于内心,从没有随着物质、荣誉浮起,在村民的称赞中,她显得更加简单朴实,她得爱慢慢的沉淀得更深了。沉淀在已经去世公公的灵魂深处,沉淀在深深感谢她的爱戴她的儿女心里!在日渐喧嚣的世界里,她的爱,她的行动,给我们吹来了一股和谐社会的春风,让所有人的心中也渐渐的沉淀了许多许多得爱。她用对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对村民的热情帮助,这些平凡的事,这种无怨无悔、持之以恒的精神演绎着人生中的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