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

典型人物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乡村振兴局

    罗宇鹏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来源: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菖蒲塘村

    多年以来,他瞄准高质量脱贫目标,听党指挥、尽锐出战。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菖蒲塘村党支部两次被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个人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和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0年5月,菖蒲塘村(贫困村)和全村3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他团结带领全村党员、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自然村长扎实工作,努力拼搏,通过不懈努力,全村道路、水电、环境、房屋、产业、生态、卫生、教育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使广大的边疆各族群众真切的体会到“共产党好、伟大祖国好、社会主义好、各族人民好”。

来源: 永德县永康镇人民政府

    杨剑明同志从代课老师到村干部,直到走上领导岗位奔赴脱贫攻坚战场,带领村民攻克一座座贫困“堡垒”。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他一心扑在脱贫一线,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和镇党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驻村开展工作,带领送归村抓基础、排隐患、补短板、促增收,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村容村貌大幅提升,并于2018年顺利实现脱贫出列。这名大山里土生土长的白族干部,在贫瘠的土地上破局开路、耕耘坚守,2019年8月9日,在挂钩村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倒在工作岗位上,44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来源: 永德县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大平掌村

    武海军同志思想与时俱进,工作认真负责,有担当,敢作为,身系群众谋幸福,立志脱贫才结婚。上任以来,兢兢业业践行脱贫誓言,一抓学习二抓班子三抓发展四抓文明风尚。带领党员群众转观念、盖房子、抓产业、增票子,大平掌村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干净整洁、美丽宜居、乡风淳朴的景象。新建民房320间,修缮危房174间,新修15.6公里硬板路,新建村组活动场所5个,完善忙岗田安置点配套设施,建立健全人居环境提升管理机制,建成千亩蜜桔庄园,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年达10万元,201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2929.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0753.1元,完成209户891人成功脱贫,圆满实现村级脱贫出列。

来源: 临沧市乡村振兴局

    临沧市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名单及主要事迹

来源: 临沧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完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等制度,不断提高兜底保障水平,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底线支撑。

来源: 临沧日报

    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以来,我市立足“再检查、再监督、再问责”定位,突出“精准”、聚焦“靶心”,打好监督执纪“组合拳”,为全市如期脱贫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来源: 临沧日报

    镇康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生活着傣、佤、德昂、布朗等22种少数民族 ,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2001年被列为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2012年被列为国家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滇西边境片区县。2014年共识别出3个贫困乡镇,3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606户38072人。目前,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4.17%降至零,2019年顺利通过第三方考核评估验收,历史性甩掉了贫困县帽子。

来源: 临沧日报

    近年来,云县创新“三带一帮两促进”机制,充分聚合各方力量,紧盯增收产业精准发力,走出一条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产业扶贫之路。

来源: 临沧日报

    永德县把就业扶贫作为高质量脱贫的重要举措和关键路径,探索建立“一社双绑”劳务协作机制,有效破解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缺失的难题。2018年,全县外出务工27421人,务工收入近9亿元;2019年1月至9月,全县外出务工48886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246人次,务工收入近17亿元,有效助推全县高质量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