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7-19 11:07:01来源:临沧市文明办
乐队队长和“缝纫师”张文华的梦想
——双江自治县勐勐镇新村社区农民张文华
今年34岁的拉祜族汉子张文华,是双江自治县勐勐镇新村社区的一名普通农民。
然而就是这个平凡的人,却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来。在新村社区,只要提到张文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竖起大拇指。
新村社区有一个在全县甚至全市都已小有名气的“葫芦组合”乐队,这个乐队的创始人就是小学还没毕业的张文华。
谈起创建“葫芦组合”的初衷,张文华憨厚一笑,说道:“新村社区是一个拉祜族聚集的村寨,之前村里一直延续着一些陋习,如喜好酗酒、打架斗殴等等,有一年,村里人因为酗酒,一个月来连续死了6个人,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心里一直在琢磨,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来改掉群众的这些陋习。”后来有一次,村里几个爱好音乐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时,张文华突发奇想地提出了想搞一个乐队的提议,这个提议很快得了其他几个同伴的赞同。
在广为流传的拉祜族著名长篇史诗《牡帕密帕》中,传说拉祜族的始祖扎迪和娜迪从金葫芦里走出来繁衍了拉祜族,因此葫芦是美好幸福的象征,标志着拉祜族从葫芦中走出,奔向太阳的精神和追求美好的心愿。所以张文华决定把乐队命名为“葫芦组合”。2002年,几个怀揣着音乐梦想的年轻人组建了“葫芦组合”乐队。
乐队成立之初的困难可想而知,没资金、没器材,但是这些困难阻挠不了几个年轻人对音乐梦想的追逐。没有钱,他们就外出打工,用挣到的钱来购买音乐器材,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乐队也逐渐搞得有模有样起来。每个周末,张文华都带领乐队抽时间去社区教堂练习,练习之初,只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前来观看,后来,只要张文华他们来教堂练习,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前来观赏,村民们的认同极大地激发了张文华和队友们的信心,与此同时“用音乐改变陋习”这一大胆的想法突然从张文华的脑海里冒出来。
靠打工挣到的钱毕竟是车水杯薪,为了筹足更多的资金,张文华承建了进村的水泥路,并说:“要把修路赚到的每一分钱都用来购买音乐器材!”为此,他还差点和家里人闹翻。看到张文华为了乐队这么卖力,村里人感动了,修路时,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四五岁的娃娃都来帮忙。很快水泥路完工了,张文华得到了家里人的理解并兑现了之前的承诺。
正是由于张文华和队友们的执着与坚持,“葫芦组合”乐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乐队从自发成立时的5人发展到至今有26人的文艺宣传队,其成员全部都是拉祜族。先后创作了《共产党给了我们好日子》、《上学歌》、《火塘情歌》、《拉祜人》、《我的家》等反映党的政策和民族文化的歌曲和舞蹈;同时改编了《拉祜族心中的党中央》、《大山深处的拉祜族》、《哈列噶》等歌曲和舞蹈;他们在组织本村群众自娱自乐的同时,通过互相交流、参加汇演、外出比赛等形式,参加各类演出达100多场次,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2012年以来,“葫芦组合”在国家级民族文艺展示盛典“走进云南”中荣获一个金奖和一个银奖;在国家级“青少年才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临沧市“乡土歌手”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双江自治县“新农杯”农村文艺汇演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葫芦组合”文艺宣传队,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教化作用,又推动了拉祜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解放新村社区村民的陋习,树立了社会新风。
2014年,“葫芦组合”乐队被临沧市委宣传部列为“我的故事”宣讲团。经过10多年的发展,乐队已经成为双江自治县一支重要的民间少数民族文艺宣传队,他们自己编写歌曲,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走遍村村寨寨,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唱响了民族团结和谐之歌。
张文华有着从事建房装修和基建的技术和经验,通过和队友们采取一对一传帮带的方法,村里的年轻人都掌握了这门手艺,个个成为了建房装修的好手,仅靠这门手艺,新村社区的每户人家每年可增加上万元的经济收入。
别看张文华是位黝黑壮实的拉祜族汉子,其实他还是一位心灵手巧的裁缝。“葫芦组合”自成立以来的演出服装全部都是他自己设计和裁缝出来的。张文华抓住县妇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新村社区传授缝纫民族服装的机遇,虚心学习和实践,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坚持,如今已经成为新村社区不可多得的男缝纫师傅。如今的张文华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忙人,他每天除了要做好自家的农活外,还要管理好乐队,做好服装的设计与缝纫。张文华还招聘了村里10多名妇女做徒弟,无偿教授她们裁缝手艺,专门负责文艺宣传队的服装制作。如今,家里人已经逐渐理解和积极支持他的事业。他的妻子受他的影响,也加入了乐队,成为了乐队的骨干演员之一。
今年5月15日上午,2016全国“最美家庭”揭晓暨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961户全国“最美家庭”中,张文华家庭榜上有名,因其积极宣传拉祜族文化,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创造幸福新生活而获此殊荣。今年4月,张文华个人被云南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优秀农民工”称号。
2012年,新村社区成立了解放新村民族服饰品加工合作社,并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建起了民族服饰加工厂。目前,民族服饰加工厂已经成为集群众文艺演出,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加工工艺传授、展示、加工销售和家政服务培训的综合性场所。张文华带领着拉祜族群众不断探索民族文化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
目前,解放新村民族服饰品加工合作社缝制的民族服饰已经在县内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并逐渐走出了双江。他又有了新的梦想,那就是设计和生产出更好的民族服饰和工艺品,把拉祜族的传统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拉祜族群众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