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7-19 11:17:29来源:临沧市文明办
“感动临沧2017年度人物”候选人
先进事迹材料
政协云县委员会主任科员 陶明兰
陶明兰,女,傣族,中共党员,53岁,1983年8月参加工作,曾在多部门多岗位担任领导职务,作风简朴,待人诚恳,团结同志,在同事邻里中树立了有道德、守规矩、孝老爱亲的模范典型。
一、艰苦的生活造就宅心仁厚的优秀品格
她是家中老大,参加工作开始就把弟妹、老人和亲戚带在身边抚养供书,前后有8个亲戚学生从她家走向大学和社会,最长供读时间达8年。她是单位里重要岗位的业务能手,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34年来从未出过差错,从一个普通的业务员走向科级领导岗位,给同事和亲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她常说:“经历苦难可以磨砺人的意志和性格,越过逆境才能收获成长和智慧,只要心里充满阳光,黑暗就无处躲藏,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的心态,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二、真情和付出换来满满的幸福
1994年,她和现在的丈夫再婚,上有10个老人,下有一儿一女,夫妻恩爱有加, 20多年来照顾老人、教育子女、供读学生一样不落,目前有5位老人健在。家庭和睦是孝道。2000年老家受灾损失惨重,母亲突发脑中风不省人事,父亲也得了疟疾住院,正值女儿小升初,只能托付邻居照顾,自己从城里带药到乡下照顾父母治病,出院后母亲半身不遂,父亲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不能下田干活,经常来回200多公里路照顾父母,孩子小交通不便 ,只好把父母接到身边,主动担起照顾父母的重任。10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康复治疗和悉心照顾,母亲的病情逐渐得到好转,现在能够自理生活。2011年又将外婆接来赡养,现在98岁,一家人和睦融洽。老人健康苦也甜。2014年外婆心衰住院10天,她在医院日夜守护,2015年患脑梗塞住院15天,还是她在医院寸步不离的护理,这次护理比前次困难多了,外婆因脑梗出现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吞咽困难、便秘等,每天要给她喂饭喂药、翻身擦洗、推拿按摩,有时候还要灌肠通便,从不嫌脏怕累,弄完还要像小孩一样教她学说话,出院后还是一样的坚持康复治疗,虽然多次出现偏瘫入院,由于护理得当,外婆总能化险为夷。老人总是笑着说孙姑爷和孙女心宽,照顾周到,她才能活到现在。周末和假期还要抽时间回凤庆照顾80多岁的婆婆。照顾老人的辛苦不言而喻,但她却说老人们健康快乐虽苦尤甜,自己50多岁还当着孙女就是满满的幸福。以诚相待终有情。再婚家庭人际关系复杂,要做到每一件事情都让所有人满意是很难的,一点点小事都有可能引起矛盾或者不愉快,有时好心也会招来无端的非议。即便这样,也只能含泪隐忍,始终以“孝”为先,把“爱”放在心上,节假日或老人生病都要看望照顾分散居住的老人亲戚,二十多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的尽孝老爱亲之责。时间证明了她的真心诚意,真情磨平亲人之间的隔阂,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姐弟俩亲密无间,一家人相亲相爱,儿子的外公外婆终于说“亲生父母也莫过如此”,女儿的爷爷奶奶说“亲生儿女做不到的你们都做了”。再婚23年来,无论哪边的亲人有困难她都会帮一把,她的坚持和付出,赢得双方亲人的认可,使本来复杂的家庭关系也变得其乐融融,亲人之间相互照顾,亲密走往,集奶奶孙女、婆婆儿媳、母亲女儿于一身的她享着五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三、传承美德树典范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道理,默默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践行着子女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生活中她塑造再婚家庭的典范、孝老爱亲的模范,是团结邻里、乐于助人,受人尊敬的好大姐。工作中她是勇挑重担顾大局,困难面前不屈服,待人诚恳,踏实做事,热情开朗的好同志,参加工作以来没有受过任何问责处分,是同事学习的好榜样。她严教子善待亲的好家风赢得家庭、亲人和同事邻里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