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7-19 11:20:59来源:临沧市文明办
忠诚奉献铸警魂 智勇双全除毒魔
——记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杨谦
同志先进事迹
杨谦,男,白族,1981年3月生,大学本科文化,2002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中共党员,三级警督警衔,2005年由派出所调入禁毒大队从事禁毒情报工作,先后担任禁毒大队情报中队副中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现任凤庆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
无论是在条件艰苦的山区派出所工作,还是在工作任务繁重、艰巨的禁毒大队,杨谦同志始终以工作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工作岗位怎样变化,始终如一地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并从一名普通民警逐渐成长为公安禁毒战线上的优秀指挥员。工作至今,他以超强的政治敏锐性和卓越的指挥作战能力,直接指挥和亲自参与侦破各类毒品违法犯罪案件10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00余人,缴获毒资和各类赃款赃物4000余万元,缴获毒品近3吨,挽救了上万家庭,为打击毒品犯罪、固守边关净土、护卫美丽中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以身作则,亲历示范,获取线索并参与指挥、侦办了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十大精品案件”之一的“2012.11.01”、“2015.5.03”等一系列毒品大要案件,使一个个贩毒团伙翻船落马,梦断边关,一大批罪恶累累的毒贩被绳之以法,在临沧边境构筑了一道使毒贩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自参加工作以来,因工作成绩突出,杨谦同志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2017年5月19日,作为云南省代表之一,与云南省公安机关功模代表团一同赴京参加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此外,杨谦同志还先后2次荣立个人一等功,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在他的带领下,凤庆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先后被公安部评为“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成绩突出单位”、2次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被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表彰为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先进集体、被云南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1次。
2013年5月6日,由杨谦同志自身获取线索立案侦办的 “2012.11.01”走私制毒物品案历经六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成功破获,分别在玉溪、福建捣毁两个利用化学合成制造麻黄碱的加工厂,先后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31名,缴获麻黄碱2.124吨,其它各类制毒物品25.142吨,提炼加工麻黄碱设备2套,各类涉案车辆4辆,从而摧毁了一个以福建长汀籍人员为主、境内外相互勾结,涉案金额达上千万,集非法制造、买卖、走私制毒物品为一体的跨省区、跨境贩毒网络。此案的成功告破,是云南省近十年来影响力最大的一起制毒物品犯罪案件,并被公安部评为“年度十大精品案件”,专案组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杨谦同志被荣记个人一等功。
2015年年初,杨谦同志在边境调研过程中得到线索,有一伙边境毒贩正在组织一批毒品准备运往内地进行贩卖,获取线索后,杨谦同志亲自带队前往边境,通过三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将该团伙所有的涉案人员、车辆、轨迹全部梳理清楚,2015年5月3日,凤庆县公安局将该案上报公安部立为“2015.5.03”部督毒品目标案,2015年7月11日凌晨,该案成功告破,缴获毒品冰毒297公斤,先后在云南临沧、湖北武汉、四川资阳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缴获涉案车辆15辆,成功摧毁一个以耿马籍家族成员为主,以亲情为纽带,由缅甸佤邦南邓-临沧-大理-昆明-楚雄永仁-四川攀枝花-湖北武汉的跨国、跨省特大贩毒团伙,创下了凤庆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建队以来单案缴毒数的历史之最,该案专案组因此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并被公安部评为“年度十大精品案件”,杨谦同志第二次被荣记个人一等功。
在日常工作中,普通人眼里觉得非常神秘的“卧底”工作,对于杨谦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家常便饭,在13年的禁毒工作中,杨谦同志不惧危险,上百次化装侦查,打入敌人内部,成功破获上百起大案要案,现在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次被敌人拿枪、拿刀顶着自己的脑袋,但他每次都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化解了危机。2004年11月7日,杨谦带队在凤庆县郭大寨乡邦贵村进石公路开展公开查缉,当日10时40分,在对两名可疑人员进行盘查时,对方突然开枪向民警射击,杨谦在指挥民警战术隐蔽的同时,冒着枪林弹雨的危险冲锋在前迅猛还击,在他的有力指挥下,当场将两名可疑人员击毙,缴获毒品海洛因12块,手枪两支,子弹12发。2005年5月,杨谦在工作中获取一条线索,有3个缅甸人将运输一批毒品由小路到沧源,然后到沧源芒卡交接,报经分管副局长批准,杨谦带队前往芒卡一带对该线索进行调查,通过两天的秘密调查,结合前期掌握的情况,决定在毒贩的必经之路南邓至芒卡的一条小路上设伏,当嫌疑人到达设伏地点时,发现对方来了6个人,杨谦身边却只有3名战友。此时,杨谦心中一紧,他想到是如何在力量悬殊的艰难条件下,打赢这场胜战,坚决不能让毒品流入我境,同时要确保每一个战友的安全。时间紧迫,犯罪嫌疑人越走越近,已没有时间再作多余的思考,唯有拼死一搏。杨谦沉着冷静,迅速指挥战友向四周隐蔽包抄,自己则在显眼的方位突然亮明身份:“不许动,我是警察,请接受检查。”6名嫌疑人听到喊话后,一边往后撤一边开枪向杨谦射击,顿时设伏处的橡胶林枪声四起,火光冲天,杨谦一面隐蔽,一面还击,在千钧一发时刻,找准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并将其制服,三名战友们快速冲上前,将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擒住,其他4名犯罪嫌疑人乘着夜色丢下毒品向缅甸南邓方向逃跑,该案共缴获毒品鸦片100余公斤。案件侦破后,战友问他,“那时候不怕死吗?”杨谦回想当时的情景:“已经没机会想那么多了,只知道一定要冲上去抓住他们。冲上去的时候感觉子弹不停地从耳边飞过,像拍枪战片一样。”2006年,在侦办一起毒品案件中,为了能及时摸清境外毒贩的基本情况,杨谦只身一人前往缅甸老街化装侦查,在与境外毒贩周旋中,多次被毒贩用枪顶着头,但他凭着多年的化装侦查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敏捷的反应,机智地化解了危机,并成功摸清情况后与战友一起成功破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缴获毒品海洛因25公斤。事后,他说:“当自己的脑袋被枪指着的时候,也会万分恐惧,脑子也曾一片空白,但马上就会有个声音跳出来提醒自己,‘我绝不能死,要想办法解围’”,正是靠着自己勇敢无畏的信念和永不放弃的决心,他才能一次次深入虎穴却化险为夷,为案件的顺利侦破获取关键性的情报信息。在边境一带,提到“阿黑哥”这三个字,一定会有很多人知道,但是只有少之又少的人知道这个人的身份,老百姓提到这个名字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这个人是打击毒品犯罪的勇士,毒贩提到这个名字都会咬牙切齿,因为这个人神出鬼没,每次都会给他们致命的打击,简直就是他们“发财路”上的克星,曾经有毒贩不止一次的放出高额赏金要买“阿黑哥”的人头,最高的出到20万元。这个人就是我们的缉毒尖兵杨谦同志,曾经有人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刀尖上的舞者”!对于这些,杨谦都只是一笑而过,因为他清楚他身上的使命和责任,他时常对自己说,任何困难都打不倒正义。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险象环生、刀光剑影的禁毒战场上,杨谦同志大胆谋略,果断决策,始终用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和对禁毒事业的无限热爱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维护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边疆多缉一克毒,内地少受十分害”的禁毒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