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

感动临沧2018年度人物罗光柱

更新时间:2021-07-19 14:48:36来源:临沧市文明办

三十三年如一日  巡边护界守边关

从1982年耿马自治县首创聘用外事界务员以来,在中缅边界边境线上,就一直活跃着一支不在编、不计报酬、不计得失的基层界务员队伍。罗光柱就是这支基层外事界务员队伍中的普通一员。

罗光柱家住耿马自治县孟定镇山头寨村大水桑树组,村子地处中缅边境耿马段的最前沿,距离国界线不足1公里。由于外事工作的特殊性,界务员需要有极强的爱国心、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心,所以界务员都是当地威望较高的村(组)干部且多为中共党员。罗光柱1985年入党,入党后,当时的县外事办领导找到罗光柱,请他担任外事界务员,任务是定期在边境一线勘查、巡视,保护界桩和界桩标志物,维护界线的清晰与领土完整;防止双方边民过耕、过牧、过伐,处理两国边民事务,调解矛盾纠纷,责任区是长达2.34公里的国境线。从此,罗光柱一干就是33年。

担任界务员最初的十多年里,工作没有报酬,到上个世纪末期开始每月有100元的补助,直到2016年才调整为每月500元。多年来,罗光柱坚持定期上山巡界。刚开始担任界务员的十多年里,因为交通不便,每次巡界砍钏界线界路都要带上水壶、干粮,花上两天左右的时间,渴了就喝口水,饿了就吃口干粮,累了就在边民地边的窝棚里休息一会儿。33年来,罗光柱不仅定期做好巡边勘界,维护好界线的清晰,还义务向中缅双方边民宣传边境政策法规、护林防火等知识和帮助边民调解矛盾纠纷。

2015年2月9日,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爆发了武装冲突,即果敢“2.09”事件。“2.09”事件爆发后,罗光柱和全体外事界务员一道积极配合、协助、参与边境处突维稳工作。随着冲突的升级,战事越来越激烈,出现了缅方炮火进入我境内的情况,罗光柱第一时间向县涉外交涉组报告,并迅速组织紧急疏散群众,预防出现再次伤害。在善后工作中,面对群众的恐慌和不满情绪,罗光柱带头与工作组一同做好群众的安抚工作,耐心对群众安抚讲解。在他以身作则下,善后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没有造成大的恐慌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承载着罗光柱的家国情怀;4000公里的边境徒步,每一步都有他的信念和忠诚。直到今天,在中缅边境的深山密林中,罗光柱依然在坚持守好边境守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