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7-19 16:15:23来源:临沧市文明办
砥砺前行寻足迹矢志不渝传薪火
出生于艰难时代、成长在艰苦岁月的杨开银,自幼聆听长辈讲述中国远征军在镇康抗日作战的故事和镇康民众抗日支前的故事。”
正是受红色文化的滋养熏陶,早在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时,他就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积极工作,因工作成绩显著,1988年被云南省教育厅 共青团云南省委评选表彰为“云南省优秀辅导员”。
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县,考察革命遗址的步伐走过山林沟壑,追寻革命故事的车轮碾过漫漫长路,记录抗战历史的文字洋洋数万,讲述历史故事的激情从未稍停,他收集了大批珍贵的抗战文物,整理了大量的镇康抗战史料,他是当之无愧的镇康革命历史文化的承传者。
他倾情奉献,自驾10余万公里,徒步跋涉数万公里,潜心考察求证。2017年3月退休后,他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驻镇康中国远征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史料、文物收集中,每到一处,立即圈定遗址范围,寻找战场遗物,拍摄地形地貌。
砥砺前行寻足迹,矢志不渝传薪火。通过多年的倾情付出,杨开银参与考证镇康革命遗址59处;收集编纂26万字的镇康抗日故事----《怒水烽火》;编纂出版15万字的《神奇南伞》一书;捐赠抗战文物6件、古书12本;深入机关、农村、学校、驻军部队及企业等宣讲抗战历史56场次7800余人。镇康戍边馆的资料征集他全程参与,在采访革命老兵、轮战队员时,他总是毫不吝惜给予自己的物质关爱。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所从事的这份艰苦卓绝、耗费不小的工作几乎都是他自已自愿、自费承担的。
杨开银实地考证革命遗址遗迹,走访知情人亲历者,搜集革命历史遗物,记录和还原历史的壮举,还在孜孜不倦,从未停歇。杨开银为家乡“鉴史、修史、存史、传史”的浓烈激情,还在边关镇康继续燃烧、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