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7-28 16:43:30来源:临沧日报
临翔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自2016年启动实施以来,强化责任、细化措施、狠抓落实,聚焦“搬什么人、搬到什么地方、怎么搬、搬了怎么办”,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抓好抓实。“十三五”期间,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300人1334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09人1033户,同步搬迁户1191人301户),共建设集中安置点38个、安置房1334套,其中集中安置房1199套、分散安置房135套。
聚焦搬什么人。把居住在“六类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做到“应搬尽搬、不漏一人”。在确定搬迁对象时聚焦搬迁对象的精准锁定,将1033户410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精准锁定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对象。
聚焦搬到什么地方。因地制宜做细、做实、做好、做优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选址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实施的 38个安置点向乡镇所在地小集镇聚集靠拢安置点6个,向旅游景区聚集靠拢安置点2个,向工业园区、产业园区靠拢安置点2个,向国道、省道、区乡交通主干道、乡村交通主干道、村委会周边聚集靠拢安置点28个,做到“以岗定搬、以业定搬”。
聚焦怎么搬。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和推进会研究部署工作,成立区级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协调小组,明确各乡(镇、街道)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为责任领导,层层压实工作。建立区乡两级领导干部挂包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机制,严格落实“双点长”制,统筹整合安居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培训等相关项目资源,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共筹措资金1807.34万元用于解决安置点征地费,优先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开展。
聚焦搬了怎么办。做实产业发展规划及就业计划。按照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合作社带动模式、金融扶贫带动模式、资产租赁带动模式、转移就业带动模式“五种模式”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全覆盖,认真落实《临翔区易地扶贫搬迁就业计划落实到户到人实施方案》。加强技能提升培训,精准对接服务促进转移就业增收。引进劳务派遣公司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通过“春风行动”“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民营企业服务周”“沪滇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等方式,搭建省外劳务对接平台,累计组织招聘会20多场次,依托当地龙头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000余个,组建38个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组。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持续抓好脱贫质量巩固提升。落实落细危房拆除及宅基地复垦复绿工作,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将26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纳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示范点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占全区100个示范点的26%、占38个集中安置点的68.42%。
临翔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四个聚焦”,守住了对象精准的“界线”、住房面积的“标线”、搬迁不举债的“底线”、项目规范管理的“红线”、质量和安全的“生命线”,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坚决打赢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