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7-28 21:17:54来源:临沧市双江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 双江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第一章:守望初心 多少年来,各族人民在双江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辛勤劳作,过上住有所居、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一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希冀和愿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共双江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守望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制,以顺应人民的期盼为目标,以政策为依据、农户为根本、帮扶为核心,全力决战脱贫攻坚。 第二章:扛实责任 立下愚公移山志,一张蓝图干到底。双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大力弘扬“头顶理想,脚踩泥巴,心中有民,手上有招,创新干,团结干,拼命干”的临沧作风,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统筹各方资源,压实各级责任,责任在肩加油干。 全面推行“双承诺”制度,干部在政策落实、安居房建设等方面向群众作出承诺,群众在发展产业、兴建新房等方面向村“两委”作出承诺,共承诺10.2万件,履诺10万件。坚持脱贫攻坚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双推进”,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对所有“直过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一般干部+科级领导”的“双挂制”,394名科级干部挂钩2500户直过民族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 通过开展宣传造势感染群众、强化培训提升群众、感恩教育触动群众、抓乡风文明改变群众等系列活动,创新推广“六个共同”管理模式,激发了贫困群众自力更生、互帮互助、苦干实干奔小康的内生动力,营造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 第三章:砥砺奋进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确保国家扶贫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精准发力,做足“绣花”功夫,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贫困户产业化基地人均达9.1亩,实现户户有产业增收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发挥种养大户的带动作用,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23个,贫困户入社率达100%;以“村党组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促进稳步增收。通过发展生产脱贫5672户21547人。 挪出穷窝窝,搬出新生活。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等因素的贫困人口进行易地搬迁安置。目前,26个集中安置点实现“五网”全覆盖,产业谋划到点到户到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过易地安置脱贫953户3753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结合生态保护和治理,探索生态脱贫路子,3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5度以上4.27万亩陡坡地全部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范围,实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互促双赢。通过生态补偿脱贫386户1633人。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2014年以来,新建和加固改造校舍、运动场15.74万平方米;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0913人次2304万元,贫困群众子女实现“零辍学”,“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成果巩固提升。通过发展教育脱贫29户130人。 社会保障兜底是基本防线。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救助帮扶,用社会保障兜住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让特困人群生活有着落,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和温暖。通过社会保障兜底脱贫290户927人。 立下军令状,啃下硬骨头,脱贫攻坚结出累累硕果。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脱贫7330户2799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018年的0.53%,2个贫困乡(镇)、32个贫困村有序退出。2018年全县贫困户农民人均收入达8676元,增幅为18.2%。 通过实施安居房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全县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170户,所有农户均住上了安全稳固住房。同时,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五年来,累计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517公里,全县通车里程达5833公里,县至乡(镇)、乡(镇)至行政村道路全部硬化。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87件,建成村民小组活动场所419个,建制村“五网”覆盖率全面达标。 第四章:再续征程 幸福新歌唱起来,茶乡双江美起来,农民生活富起来。 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双江将按照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的要求,完善村级施工图、乡级路线图、县级项目库,实施“十项工程”,夯实稳定脱贫基础,实现剩余214户665人如期脱贫。按照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做好规划方案,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稳步推进,确保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满怀信心踏上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