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8-29 16:16:41来源:班洪乡人民政府
班洪乡
【概况】 班洪乡地处沧源县西南部,东经98°58′23〃~99°12′45〃,北纬23°08′24〃~23°26′38〃。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8千米,直线距离21.5千米。东接勐角乡和勐来乡,北连芒卡镇和耿马县孟定镇富荣村,西连班老乡,西南与缅甸小公鸡接壤,国境线长6.665千米。国土面积332.64平方千米,辖区东西宽23千米,南北长34千米。山区面积占全乡国土总面积的99%,最高海拔2605米,最低海拔560米,平均海拔1140米,属中切中山河谷地貌单元,立体气候明显,热区资源丰富,雨量充沛,2018年降雨量为2373.6毫米,年均气温21.1℃。有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旱地面积2.12万亩,人均耕地2.9亩。森林面积40万亩(266.7平方千米),国有林11万亩,森林覆盖率82%,境内有品位高、储量大的铅、锌、银、金等矿藏。在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已知植物207类156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就有14种,被誉为“植物王国、矿藏之乡”。
2019年,全乡辖班洪、芒库、公坎、富公、班莫、南板6个村委会,62个自然村,64个村民小组,2019年末,全乡总人口2805户10592人(农村人口2383户9785人),其中:佤族9847人,占94.1%;傣族427人,占2.9%,其他民族318人,占3%。
班洪乡行政机构设有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办共4个办公室,行政编制26人,年末实有20人;直属各事业单位编制29名,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财政所共5个中心,编制29人,年末实有24人。乡党委下设29个基层党组织,其中:1个党委,3个机关党支部(政府机关党支部,青年党支部,卫生院党支部),3个建制村党总支,党总支下设19个党支部,3个建制村党支部(共设19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55人(含预备党员人),其中:女党员68人,占党员总数14.95%;35岁及以下党员88人(最小年龄23岁),60岁及以上党员123人(其中,70岁以上69人,80岁以上15人,最高年龄98岁)党员平均年龄50.30岁;少数民族党员443人,占党员总数的97.36%;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66人,高中(中技)学历53人,初中及以下学历党员336人。乡党委书记毕志兵(彝族),人大主席魏福金(佤族),党委副书记、乡长钟志明(佤族),党委副书记王萍(傣族),党委副书记(专职维稳)王胜强(佤族),纪委书记赵红明(佤族),副乡长鲍叁叁(佤族),副乡长杨正德(佤族),组织委员赵渊瑞(佤族),宣传委员罗羚友(苗族)。
【综合经济】201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3亿元,比上年增16%,农民人均纯收入1.23万元,比上年增1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51万元,比上年增15.78%,其中农业产值4859万元,比上年减20%;林业产值2489万元,比上年增8%。粮食播种面积2.18万亩,比上年减1471亩,产量4870吨,比上年减5 %,人均有粮400千克,比上年增1公斤。核桃种植面积3156亩,挂果面积500亩,产量3吨;茶叶种植5540亩,可采摘面积5540亩,产量366吨,比上年增14%;竹子种植15.57万亩,竹子产量5000吨,比上年增10%。坚果种植12581亩;甘蔗种植5000亩,产量16320吨;橡胶种植3.4131万亩,可开割面积0.925万亩,产量389吨,与上年持平;咖啡种植1300亩;蔬菜种植4362亩,比上年减0.1 %,产量4362吨,比上年减0.03%。生猪存栏4348头,其中能繁母猪403头,完成计划的100%;肉猪出栏3402头,产值487万元;仔猪出栏266头,产值10万元;架子猪出栏131头,产值13万元;家禽存栏46423只,出栏31867只,产值600万元;大牲畜存栏1581头,出栏747头,产值597.6万元;羊存栏 351只,出栏250只,产值50万元。矿产企业4家(公坎村翁子矿山、华源金矿、鑫瑞公司、云香矿山),全部矿点都已停产。水电站2座(芒回电站和富公河电站),其中芒回电站装机容量1.89万千瓦时,年发电量2000万千瓦时,年末产值643万元;富公河电站装机容量1600千瓦时,年发电量780万千瓦时,年末产值135万元。 商业网点110家,年末从业人员249人,商业收入149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1010万元。全年财政总收入2713.77万元,财政支出2117.59万元。金融机构1家(农村信用班洪分社),年末存款余1014.84万元,贷款余额240万元。全年发放各类惠农资金补助1789470元,其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1489470元,退耕还林300000元(补发以前年度)。
【文化体育】 2020年,全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1个,编制3人,在岗人员3人,村组级文化活动室52个,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用房面积40平方米,内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网络培训学校,配套电脑13台电脑(含2台平板电脑),投影机1台,投影布1块,广场舞音响设备2套,文化站藏书4060册;村级图书室6个(含万村书库、农家书屋),藏书2.13万册;文艺队6支,有篮球场46块(村组级45块)。全年开展各类文化信息培训8期次,参训8800人次;开展文化汇演12场次,图书借阅4132册;开展文化市场大检查7次,开展文化下乡(6)场次。全年共向市、县各级媒体和政府上报各类工作信息45篇次,被《临沧日报》采用4篇次、临沧人大网采用3篇次、县级媒体采用38篇次,采用率60%。电视机3234台,电视覆盖率99%,广播覆盖率100%。申报复核市级文明单位1个(班洪村章略老寨组),市级文明村4个,县级文明单位1个,乡村少年宫1个,辖区内旅游景点有胡家大院、胡中华碉堡、胡中华墓、抗英盟誓遗址、四大嫂饭店遗址、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卫桥等历史文化遗迹及自然景观,下班坝特色小镇等人文景观。
【社会事业】 2019年底,全乡有小学6所,有教职工84人,其中专技教师70人,工勤 1人,购买服务性岗位9名,公益性岗位4人,在校小学生784人,入学率100 %,巩固率100 %;有中学 1 所,教职工40人,专职教师34人,临时工3人。在校生257人,入学率 100 %,巩固率达 100 %。学生每年每人享受各类补助资金59.13万元。全乡有校舍面积17587.75万平方米。全年教育经费投入(203.3)万元。全年有享受营养改善计划中小学生1057人,享受各类营养改善资金95.13万元,给予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72.4万元。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1057)人,免费提供教科书(1057)人。年末有科技人才86人,其中党政人才21人,专业技术人才23人,农村实用人才42人。全年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350人,举办橡胶割胶,玉米、辣椒种植、茶叶管护、畜牧养殖等专业技术培训34期2350人次。有科普示范村1个(南板村),有农村科普示范基地6个,新兴产业西葫芦示范基地2个(公坎村芒外组、芒库村上嘎嘎组)。全年征订《科技报》《云南林业》《云南农业》等杂志246份,及时为干部群众提供学习,实现科普报刊村村通。有中心卫生院1所,5个村卫生室,全乡共有医务人员37人,其中保建员15名,病床位20张。全乡已婚育龄妇女2015人,其中已采取各种避孕措施1756人,其中男扎37例,女扎104例,放环1500例,口服及注射避孕药针26例,用避孕套89例。避免已婚育龄妇女意外怀孕保护率为70.5%。通过播放警示教育片、发放宣传资料、环保袋、避孕套、避孕药、叶酸等让广大群众了解《云南省计划生育条例》、《三项制度》、生殖保健知识、禁毒防艾知识等。共发放宣传材料800余份,避孕套50余盒,水杯200余个,环保袋300余个。全乡持二代证325人,农业户口320人,城镇户口5人,视力残疾41人,听力残疾27人,言语残疾11人,肢体残疾177人,智力残疾19人,精神残疾34人(每月均能吃到市三院发放的药),多重残疾16人,适龄残疾儿童24人,在校残疾学生22人(临沧特校3人)。享受低保244人,五保户残疾7人,年内发放阳光托养补助5户(每年享受医院免费上门体检一次),燃油补贴18人,共计4680元,残疾人联络员补贴6人10800元,职业技术培训完成4期,2019年,共有244人次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补贴资金为209640元,助残日慰问5名残疾人,并发放2500元慰问金。2019年度申请残疾人创业补助:无。
【民生保障】 2019年,推进紧密型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共补偿减免23206人次782.9万元;落实健康扶贫30项措施,完成9684人参合农户的基本信息录入工作;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359户5513人,实现建档立卡对象全覆盖;完成6154人的养老保险收缴工作,收缴养老金66万元,缴费率98%,建档立卡户缴费率100%;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58人,其中:建档立卡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50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落实二孩政策,边境村放宽到三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扎实开展城乡低保精准施保专项整治工作,2019年现有农村低保720户2542人,城镇低保6户13人。全年办理婚姻登记39对,其中结婚22对,离婚17对。80~99周岁高龄老183人发放补助99050元。
【平安乡村建设】 2019年,推进“七五”普法教育,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以“无毒乡镇”“民主法制示范村”“平安村”创建和“爱民固边”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平安和谐班洪建设。全年开展普法宣传16次,调解民事纠纷117起,受教育246人;开展“送法进农村”宣传5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图册1000余份,受教育群众2800人。结合“综治维稳月”“安全生产月”“6.25全国土地日”和“6.26国际禁毒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4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图册1万份,受教育群众3000人。年内安置帮教24人,帮教率100%,社区矫正11人,无漏管、脱管现象,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以人为本,有4名在册吸毒(康复)人员成功戒毒(比上年减少5人)。推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状,抓好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全年开展集中安全生产大检查13场次,年内与村、站所、企业等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46份,与村民小组长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64份,与农户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130份,与农村各类驾驶员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368份,确保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开展治安隐患排查、消防安全检查12次。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年内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7件,调解117件,调解成功117件,调处率100%,成功率100%。畅通群众诉求“五级联动”渠道,录入群众诉求93件,办结93件,办结率100%。对鑫瑞矿山与周边群众矛盾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创建“和谐矿区、平安矿区”。巩固综治维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持续下派6名边防派出所民警到6个行政村任民警村官,建立由60人组成的乡村级联防队,各村分别建有护村队、护寨队,边境管控工作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德治、法治、自治“三治体系”,6个行政村村规民约得到完善和有效执行。同时,人武、人防、拥军优属、老干部等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对公众安全满意度逐步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县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和资金投人的重大机遇以及东西部扶贫协作沪滇帮扶有利契机,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2019以来,全乡共完成项目建设24个,总投资8336万元,其中:完成产业扶贫项目10个2259万元,交通扶贫项目8个4000万元,农村公共服务设施5个1000万元,水利设施项目1个1077万元。二、农田水利设施。突出产业配套,新建机耕路5条21公里,维修机耕路1条4公里,新建蓄水池3个,铺设辣椒基地饮水管道4公里。三、提升人居环境及基层建设。建设硬板路1250平方米。铺设村内硬板路3194平方米;维修村委会大门及围墙1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4盏。新建文体活动室3栋公坎村面积485㎡,新建球场2个面积974平方米;新建挡土墙25m³;20cm混凝土地坪120㎡。建设排水排污沟560米;建设水冲式公厕1幢40平方米。四、新兴经济组织。乡荣海扶贫开发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并走向实体化,其下产业相继建成运营。目前有班洪四大嫂宾馆600平方米、班洪四大嫂饭店1300平方米、班洪电商+农副产品集散中心200平方米以及按50%的股份比例投资建设以辣椒为主的农副产品综合精深加工厂1个75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