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9-03 11:10:53来源: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
临沧市抓实扶贫攻坚与党建“双推进”工作
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扎实开展扶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抓学习教育、强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扶贫攻坚与党建“双推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施贫困地区党建责任工程。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统一部署,临沧市把2016年作为“基层党建推进年”,研究制定了《临沧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临沧市“基层党建推进年”分类实施方案》,在贫困地区实施党建责任工程,开展“脱贫攻坚先锋行动”。教育党员从执行基本制度做起,落实党章党规要求,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头脑,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激发动力,围绕定规划、强党建、兴产业、惠民生、脱贫困的目标,坚持一个规划管统筹、一个方案作保障、一个班子抓落实、一个奖惩促成效,在全市27个贫困乡(镇)、241个贫困村全面组织实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做到扶贫目标与党建目标、扶贫项目与党建任务、项目推进与管理考核有机统一,整合政策和项目资源,用好用活脱贫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党建强农惠民政策,加强项目配套对接,以党建为引领,以学习教育为龙头,最大限度地激发脱贫攻坚合力。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建促脱贫工作作为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的重要任务,列入市县乡党委书记、各级各部门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首要内容,纳入2016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从严考核问效。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公用经费11%、出国(境)经费50%、当年清收结余资金的50%,专项用于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扶贫资金1亿元,整合各级各类财政资金30亿元以上,支持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加大贫困地区基层党建投入力度,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场所平台建设和基层组织、基层干部补贴、党员教育培训、党内关爱帮扶等工作经费,把更多资源和服务投向贫困地区,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基层组织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场所议事等问题。以基层党组织为牵引和桥梁纽带,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重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群策群力实现脱贫。在产业建设中,总结运用“党员对”等模式,使党员与贫困户“一帮一”“一帮多”结对帮扶,引领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
突出基层党建基础工作。研究制定《关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基层党组织基础工作集中整治实施方案》,用1年时间,集中整治基层党组织不按期换届选举、“三会一课”执行不到位、党员交纳党费不规范、不坚持程序标准发展党员和党员档案管理不规范、党组织关系转接不及时等5个方面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基础党务规范化水平。针对贫困地区实际,根据农事安排情况、党员居住情况、外出务工党员情况,充分利用党员夜校、流动党校、网上党校、送学上门等形式开展学习教育。集中排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383个,其中村、社区101个,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坚持一村一策、因村施策,聚焦问题,集中力量抓好整顿转化工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奠定组织基础。继续集中整治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排查突出问题727个,批评教育、限期改正491人次,查处顶风违纪、贪腐谋私、徇私枉法问题50人次。采取“互联网+党建”的方式,建成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1068个,在交通不便、党员活动组织难的贫困山区,依托带动能力强的“党员中心户”,建成集党员活动室、为民服务点、家庭党校、“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为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214个。运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贫困地区党员开展党规党纪教育、学习系列讲话、形势政策宣传、党员教育管理、组织生活、党费收缴等活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探索党员管理积分制,落实主题党日、党员固定活动日、“党费日”等制度,强化党性意识和党员意识,立足实际干事创业,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总支以“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互动联合体”的形式,反复分层召开村组干部、党小组、群众代表会议,在决策中体现和维护群众利益,在执行中化解矛盾,统一群众思想。
抓实学习教育和党建促脱贫“双督导”。健全完善扶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和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长效机制。实行机关联系贫困地区、干部联系贫困群众“双联系”制度,实行机关党组织与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贫困村、贫困户,推动各级各部门到脱贫一线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促脱贫攻坚。目前,临沧市8名市级领导分别牵头联系8县(区),负责统筹挂联县(区)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脱贫攻坚工作,40名厅级领导配套联系县(区),分别挂钩27个贫困乡(镇)、40个贫困村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脱贫攻坚工作。2122个挂包部门(单位)、39493名干部挂钩联系241个贫困村、结对71346户贫困户,覆盖贫困人口259349人,帮助制定“两学一做”、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居改造等帮村帮户方案和计划7万多份。选派工作队员2002名、村党组织第一书记388名,实现了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晋位升级后进村100%选派第一书记。举办全市脱贫攻坚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集中培训贫困乡村党组织书记427名。选派了27名副处级干部到27个建档立卡贫困乡(镇)蹲点督导脱贫攻坚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选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队的通知》,整合驻村扶贫工作队力量,组成460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队,明确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8项具体工作职责,既抓脱贫攻坚工作,又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确保学习教育见成效、脱贫攻坚见成效。
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把开展“双推进”作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深化拓展,做到扶贫开发的“硬件”一确定,基层党建的“软件”就先行一步,形成“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互促互带的良性发展格局。切实抓好贫困乡镇党委、贫困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以选好配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为重点,大力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在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返乡人士和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着力在贫困地区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帮助村干部获得大专以上学历。采取重点培育、经费支持等办法,在每个村培养储备1至2名后备干部,保持村干部的源头活水。按照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的要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健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结对帮扶、授旗评星等制度,激发贫困农村广大党员带头改造危房、带头发展产业、带头参与修桥铺路的热情,充分发挥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作用,当好脱贫攻坚带头人。实施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363个,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16000万元,以集体和贫困群众增收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双推进”工作成效。运用远程教育、组织外出学习、举办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大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和培训力度,帮助贫困村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了解脱贫政策、掌握实用技术、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带头致富的能力,培养党员致富能手1259人。贫困村支部、广大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双推进”工作中,带领群众创造了许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文明和谐、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农村危房改造建设“五自”模式——户型自选、工队自找、贷款自愿、还款自还、建房自建;“联建委或理事会”模式——建房农户以5至10户为一个单位,由群众公推直选出5至7人,组成联建委或理事会,采取“技术员+联建委+农户”的模式联合建设;“六个共同”模式——银行贷款共同贷、特色民居共同建、大事小情共同帮、公益事业共同干、产业发展共同谋、文明村寨共同创。这些创新的机制和方法,推动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力助推了全市的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六个共同”模式,在全市得到了广泛认同和运用,促进建成了一大批美丽宜居村庄,实现了以房惠民、以房带产、以房扩需、以房聚财、以房促变。这些美丽宜居的边陲村寨,成为了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团结和谐、边疆繁荣稳定的榜样和示范。
宣传调研组成 员:杨文江 袁自科(临沧市委组织部) 罗 臻 王晓卫 何必磊 李华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