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

着力营造村寨文化氛围 夯实脱贫攻坚人文根基

更新时间:2021-09-03 11:40:53来源: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

 

着力营造村寨文化氛围 夯实脱贫攻坚人文根基

 

  临沧市于20175月制定印发了《临沧市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工作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的推动实施为持续推进全市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夯实脱贫攻坚人文根基作了有益探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临沧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价值引领和道德支撑,并取得了实效。   

一、工作内容

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工作以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主题,以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为抓手,明确以全市所有自然村,重点实施脱贫攻坚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和农村精神建设文明示范村为建设范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脱贫攻坚、公益广告、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务党务公开、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法治宣传等为主要内容,按照“42684”村寨主流文化氛围营造工作法开展工作。

(一)突出“4”个空间布局。围绕“一口、一路、一场所、一庭院”(“一口”指的是村寨入口;“一路”指的是村中道路;“一场所”指的是村寨活动场所;“一庭院”指的是农家庭院)4个重点空间开展村寨文化氛围营造。

(二)村口“2”块宣传牌。在村寨入口制作2块固定式宣传栏(有寨门的村寨可以通过悬挂对联的方式开展文化氛围营造),围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这一主题,以歌颂党、歌颂幸福生活为主要内容,通过对联、标语等形式开展氛围营造。文字内容要符合本村实际,字数不宜过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言简意赅。如:小小竹篾编满情,寸草春晖是党恩;民族团结睦边邻、携手共创文明村;人勤春来早,致富靠勤劳。

(三)村中道路“6”不少。村寨道路文化氛围营造至少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脱贫攻坚、当地特色产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6组内容。以围墙、挡墙、电杆、宣传展板等为载体,通过图说、漫画、顺口溜等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好看好记、易学易懂的形式开展文化氛围营造,每组内容间隔距离在20米左右。

(四)活动广场“8”个有。村寨广场文化氛围营造要有“村史简介、村规民约、善行义举榜、公益广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宣传、移风易俗引导内容、党小组制度”等8项内容。

在村寨活动广场显目位置:有一个村史简介墙(牌),展示本村的历史由来、进程、发展变化等,并配上本村发展变化的前后对比图片,激发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有一个村规民约公示牌,公示经过村民讨论研究决定的村规民约,让群众了解日常行为准则,推进乡风文明、社会和谐;有一个善行义举榜,展示凡人善举,引导村民向上向善;有一批主题公益广告(栏)牌,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公益广告,让村民能够在休闲娱乐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一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集中展示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有一个法治宣传栏,进一步加强禁毒防艾、非法宗教等法治宣传教育,切实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有一组移风易俗引导内容,参照全市移风易俗 “我们这样感党恩”、“我们这样办客事”、“我们这样尊法纪”、“我们这样尽孝道”、“我们这样教子女”、“我们这样建家风”、“我们这样来脱贫”等16个参考内容选题,选择适合本村的内容进行宣传,进一步引导群众摈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养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在村组活动室,有一组党小组制度、阅报栏、图书角、农家书屋管理制度等内容。

(五)农家庭院“4”个一。农户庭院中要有“一块荣誉牌,一副对联、一幅伟人画、一则好家训”。

“一块荣誉牌”:挑选一块能代表家庭最高荣誉的牌匾挂在农户大门,增强农家荣誉感。

“一副对联”:在农户大门或客厅门上张贴一副以爱党爱国爱家乡、勤劳致富奔小康、树立家风育子孙等为内容的对联,体现农家精气神。

“一幅伟人画”:在农户客厅张贴一副伟人画,彰显农家认同感。

“一则好家训”:在农户客厅侧面张贴一则好家风好家训,传承农家文化血脉。

二、特点成效

为推动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工作的有效实施,提出了明确主体、因地制宜、创新形式、提高认识、协同推进的工作要求,把村寨文化氛围营造与美丽乡村建设、文明村镇创建、脱贫攻坚、基层党建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并把文化氛围营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脱贫攻坚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整体规划,做到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同验收,形成村干部带头示范,党员积极响应,群众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

  临沧市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工作的实施,成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通过开展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工作,引导群众移风易俗,自觉养成勤劳致富、爱护家园、健康文明的良好习惯,提升了村寨颜值,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并在全市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形成了临沧模式,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并刊载在《云南宣传》上供各地学习借鉴。截止2018年底,全市已有198个村完成文化氛围营造工作,其余546个村寨的文化氛围营造工作正在加紧规划,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