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

临沧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引导工作做法经验调研

更新时间:2021-09-03 15:14:03来源: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

 

临沧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引导

工作做法经验调研

 

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202012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临沧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立足边疆、民族、山区等实际,以“12345”模式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宣传战,不断振奋精神、持续凝聚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一、临沧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有3个特殊性

(一)临沧地处边境毗邻缅甸,疫情防控舆论引导需考虑内外。临沧有290多公里的国境线与缅甸山水相连,无天然屏障,有清水河1个国家一类口岸、南伞和永和2个国家二类口岸、19条边贸通道和13个边民互市点,是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边境贸易、边民互市不断发展,边境人员往来频繁,特别是随着缅方疫情的不断恶化,一些人员涌向边境试图寻求入境,边境常态化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形势复杂,任务艰巨,稍有不慎,就会形成舆论焦点,甚至引发炒作。

(二)临沧民族众多各有语言,疫情防控宣传教育需多样表达。临沧有彝、佤、傣、布朗、德昂、拉祜等23种少数民族,有12个世居民族,9个民族跨境而居,少数民族人口100.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41.7%,是不是民族自治州的民族大市,各民族大多有自己的语言,特别是一些老人不会讲汉语、读不懂汉字,如何运用本民族语言和当地方言动员疫情防控,充分调动全民防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防控宣传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

(三)临沧山区居多村寨分散,凝聚人心温暖人心需因地制宜。临沧为横断山系怒山山脉南延部分,属滇西纵谷区,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97.5%,全境重峦叠嶂,群峰纵横,最高海拔3540,最低海拔450米,地形地势复杂,8县(区)77个乡镇中,乡有43个,占比55.8%,山高路远,村寨分散,农村人口144.4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56.9%,要及时将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送达山区,送到群众的心窝中,就需要在宣传工作中因地制宜,怎么合适怎么做。

二、临沧“12345”打好疫情防控宣传战

(一)一个目标明确任务、擂响战鼓。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目标,第一时间成立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微信工作群和成果群,市县联动、部门协调,构建覆盖全市、组织严密的疫情防控宣传一盘棋调度体系,及时制定下发各类宣传方案,迅速打响疫情防控宣传战役。

(二)两个机制全面动员、联防联控。一是启用脱贫攻坚包保机制,包村入户动员。为确保做到五早,组织全市562支驻村扶贫工作队、1875名驻村工作队员包村入户宣传,各部门挂包干部通过手机、微信、视频等方式一对一远程宣传,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全覆盖、全动员,全民防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二是启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动机制,宣传到底到边。立足边境实际,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守护在边境线上的3个县级国门党工委、10个边境乡镇国门联合党工委、44个边境村联合党支部,采取联合研判、联合解困、联合整治、联合帮扶、联合巡边五联措施,构筑起国内疫情不出境,境外疫情不入境的强大防线。

(三)三支队伍携手上阵、共同奋战。一是党员队伍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累计有59.5万人次在一线开展疫情排查宣传,在2556个体温检测点和150个卡点成立349个临时党支部,4495名共产党员值守一线,形成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良好格局。二是宣传队伍齐心奋战。全市宣传文化战线1917名干部主动担当、奋战一线,挖掘推出了一大批事迹鲜活、接地气、冒热气、有温度的新闻稿件,其中90篇在中央主流媒体刊发,182篇在省级主流媒体刊发,《这个春节,他们坚守一线,只为守护百姓健康》等125篇稿件被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采用,58篇深度报道被人民日报客户端采用,阅读量均超10+,其中《武汉在临沧滞留游客:以为被拒之门外,没成想柳暗花明》阅读量超125+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歌曲、朗诵、诗词、快板、顺口溜、微视频和美术、书法、剪纸、刺绣作品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参与防控宣传,歌曲《我与你同在》和傣族手工造纸、刺绣、剪纸、乐器表演等非遗作品入选云南抗疫情原创作品集等平台展示,本土题材微视频《抗临沧》和傣语《新冠肺炎防护歌》MV阅读量均超10+三是志愿队伍全力助控。发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倡议书》,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4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抗疫志愿队伍6172个,12.7万名志愿者深入社区、村组、卡点等开展防疫宣传、政策解读、体温测量、环境整治、物资筹集等志愿服务,劝导取消和推迟婚嫁喜宴2800场次、简办丧事426场次,取消民俗活动459场次。

(四)四个着力突出重点、把握要点。一是在宣传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上着力。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各类媒体开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控疫情专栏20余个,刊播稿件13.03万条,点击量11664.4+,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宣传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动员全市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安排部署上来,增强战胜疫情的决心与信心。二是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上着力。紧扣春节务工人员返乡、大学生回乡、春节后复工、复厂、复学等重要节点,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知识,发布《倡议书》《告市民书》《致全市各族人民一封信》等,制发防控宣传折页、健康知识手册,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引导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三是在舆论引导上着力。高频次报道各级各部门联防联控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营造了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的舆论氛围,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召开新闻发布会2场,就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患者救治、疫情变化、交通出行等热点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四是在依法管控上着力。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治宣传,消除社会恐慌。认真落实网络管理责任,及时发布《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疫情面前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等提醒,网络媒体刊发(转载)正能量稿件16.27万条,转发正面引导贴文5326篇(次),1008名网络评论员跟评10743条,依法处置涉疫情网络舆情61条、预警107条、口头教育42人、查处55人,制作刊播打击网络谣言新闻报道2期,营造了清朗的网络空间。

(五)五个覆盖精准宣传、入脑入心。一是“云宣传”覆盖全市上下。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组(自然村)各级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微信群9729个,覆盖60.6万户,实现自然村组全覆盖和微信用户全入群,立体式、高效快捷将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防控知识推送到千家万户。开通了“临沧发布”官方抖音号、快手号,一天内点击播放量累计超过1000+二是“视觉宣传”覆盖城乡集镇。在城乡集镇张贴悬挂宣传标语18.93万条,LED电子屏滚动播出宣传语195.38万条次,发放宣传单106.99万张。三是“循环宣传”覆盖边远山区。充分运用“百县万村”广播、边境维稳应急广播循环播放防控知识,流动宣传车(摩托车)“小喇叭”在边远山区开展宣传70.74万条次,覆盖945个村(社区)247.45万人,防控宣传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四是“民语宣传”覆盖民族地区。译制推送佤语、傣语等少数民族语言防控知识宣传片(短视频)27部,在民族地区充分运用本民族语言和当地方言等“身边话”“大白话”进行宣传,确保各族群众听得懂、能理解、记得住。五是对缅宣传覆盖边境一线。开展缅甸有关官员、医务人员疫情知识宣传培训,译制发放缅文宣传资料,译制推送《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提示》缅语宣传片,吸引使用中国手机号的缅甸边民订阅《临沧手机报》、临沧微信公众号、边境三县《手机快讯》,采写刊发《暖心!缅甸曼德勒云南同乡会向临沧市捐赠一批医疗物资》等反映中缅胞波情谊深厚、共同抗击疫情的相关稿件50多篇(条),加强对缅疫情防控宣传。

三、临沧疫情防控宣传引导积累了3条经验和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打好疫情防控宣传战的关键所在。临沧在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市、县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加强统筹调度,第一时间发布疫情信息,牢牢把握疫情防控舆论导向。正是坚持党的领导,总览全局、协调各方,保证了政令统一、上下协同、步调一致、运行高效,防止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分散局面,减少了内耗,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短时间内迅速打响宣传战,筑就抗击疫情坚强防线,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防控格局。

(二)发挥制度优势是打好疫情防控宣传战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国家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临沧在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一线记者选派、疫情信息发布、防控宣传教育、后勤物资保障等方方面面都展现出了强大高效的组织能力,这是打好疫情防控宣传战的根本保证。

(三)紧紧依靠人民是打好疫情防控宣传战的群众基础。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市人民同舟共济、戮力同心,59.5万党员干部、宣传队伍、志愿服务队伍在一线开展疫情排查宣传,带动全市260万人各族人民共同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这是我们做好疫情防控宣传的群众基础。

 

(调研组成员:杨尽晖、李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