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8-26 10:13:34来源:勐董镇人民政府
刀董村大记事
刀董此地原本无人居住,很久以前佤族还是以游猎为生的民族,刀董的佤族先民以前居住在叫“得龙永弄”的地方(大蛮海方向)。后来,因为战争和灾害在原因整个大部落进行大迁移,刀董人的先民出发较其他的部落略晚一些,加上老人孩子众多,跟不上整个部落的大部队,走到今天刀董的位置,大家经过协议,决定在此定居下来。一部分先民在芝仁(今四组老寨)安家,一部分在永得班(今刀董上三组搬迁点)安家。迁移的其他部落族人,把留在刀董的佤族族人称为“把顾人”(意为跟不上大队伍的人)。
传说,人们在永得班定居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口剧增大到近千人,还出来一个巨人(俄安康)身高2.3米,体重150公斤,能抬近千斤的重物,劳作时可抵5至6个成年人的劳动能力,后来因没有鞋子穿,这个巨人踩到屎壳郎刺进脚里感染全身而死去。
佤族人在很久以前有猎人来祭拜山神的习俗,永得班经常受到其他部落的袭扰,加上寨子人口众多内部矛盾也多起来,开始出现人员流失,有一小部分在寨子东北方定居下来,就是现今的上五组、下五组,(永不拢老寨),一小部分前住在寨子东北方定居下来,寨名叫永的纳(意为住在水田周围的寨子,即现今的一组、六组),还有一部分人,据说迁徒到现今的勐来乡班列村和缅甸佤邦勐冒县永伞、永弄等地。
相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猎人头祭拜山神,给本民族人民带来不幸,永和头人召集附近几个部落头人开会,商议决定取消猎人头这个习俗,按照会议决定,参会的每个部落都要派两户人来帮助刀董守护四个寨子,在一、六和二组地界交接处组建议个寨子,时有30户人家,取名为永班漠,以后的几年里再没有出现猎人头的事发生,有一年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有一个部落的佤族人偷偷地去猎其他兄弟民族的头进行祭拜,祭拜完后把人头挂在永班漠附近的树上,寨子老人视为布吉祥,于是寨子又进行了搬迁,搬到现今刀董茶所附近取寨名为永得拜,时有60户人家,当时有基督教传教士由缅甸进入刀董,也就在那时起刀董人开始信仰基督教。
1930年前后,由于人口众多出现派系之分,一部分人前往寨子的西方定居就现今的二组(羊美),一部分前往寨子北边方向,永得纳附近和永得纳人组成了现今的一、六组(羊公)。刀董在解放前已有了五个自然村:永巩、羊美、巩固、芒仁、永不笼,各村寨之间互不干扰互补侵犯。
1949年5月,沧源正式解放。
1951年,沧源县人民政府成立,有6区5乡,刀董属于永和区贺勐乡,由县委贺永和区委下派领导小组。
1952年,消灭国民党残匪后,县委正式下派工作队进入刀董村,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及政治主张,还将适龄少年送到已经开设学校的地方读书。
1957年,人民解放军入驻刀董。
1957年,贺勐乡领导小组由各村寨头人推荐,推出时时任乡长傲肉(人名),当时还有没有办公室地点位于现今陈三那宅基地。后因为办公地点离民宅太近就搬到现今刀董一、六组活动室处,同年,开始筹备刀董贺勐小学,学校地址位于现今陈艾倒宅基地。
1958年,由于敌特分子的煽动有一大部分的刀董人迁到缅甸佤邦,只有一小部分留下,那一年由于人员迁出,地里庄家无人收获,沧源中学的教师组织了学生来收割,县委、区委、乡上也积极动员迁出人员回国。
1962年刀董乡正式成立,乡长:鲍艾门(二组人)副乡长:李尼惹(三组人)文书:陈赛门(二组人)刀董乡办公地点搬到现今陈江宅基地。
1964年10月,在刀董境内的羊柏丫口发生了英勇的羊柏丫口伏击战,击毙敌少尉分队长两名,俘虏中尉副队长以下5名。
1967年,刀董驻军部分开始撤离部分营房空置。
1971年,刀董生产大队正式成立,大队长:陈赛门,副大队长:李尼惹,文书:陈艾勐。
1974年,刀董羊巩村由于干季防火意识薄弱发生了重大火灾,使整个寨子近60户人家房子和财务化成灰烬,无一幸免,驻刀董部队及时的补救,在当时的救火过程中一名解放战士牺牲,一名严重烧伤。
1976年,大队换届,大队长:李忠才,副大队长:李尼惹、陈艾勐,文书:陈赛门,同年,刀董中学成立,校址位于二组鲍基论台地,刀董小学从羊巩组迁出搬到一组李三拉台地,
1978年,由于小孩子肚子烧火来烤红薯吃,没有清理周围,又导致羊巩发生一场火灾,由于扑救及时,羊巩寨子有一半的房子没有被大火烧掉,
1979年,刀董中学撤清,部分三组人搬迁,组成现在的七组,
1980年,刀董生产大队撤销成立刀董办事处,刀董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陈赛门担任,文书由李赛布拉担任,重新划分所辖生产队组,第一生产组变为第一、第六生产组,部分搬迁出的三组变为第七生产组,刀董办事处所辖生产组变由5个组变为七个组,
1983年1月,建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达董营级边防工作站。
1998年,开发小单甲。
2001年,二组进行茅草改造。
2005年,全村进行茅草改造。
2008年,全村进行林权制度改革。
2010年,全村逐步进行危房改造。
2012年,佤山幸福工程,全村涉及29户,同年刀董水库开始修建。
2013年,县城至芒回柏油路修成,穿过本村。
2014年,全村进行建档立立卡户贫困户识别184户671人,当年脱贫18户70人。
2015年,建档立卡户贫困户脱贫48户150人。
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15户48人,实施四组、上三组扶贫异地搬迁61户210人。
1984—2017年历任办事处、村委会领导人员。
1984—1987年,党支部书记:陈赛门:主任:陈艾勐:副主任:李自荣:文书:鲍志明
1987—1993年,党支部书记:李新明:主任:田开明:副主任:李自荣: 文书:鲍永明
1993—2003年,党支部书记:李新明:主任:李自荣:副主任兼文书:鲍国政
2004—2007年,党支部书记:李自荣:主任:陈强:副主任:鲍国政。
2007—2010年,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强:副支书:鲍丽红:文书:鲍国政
2013—2016年,党支部书记:陈强、主任:李霞:副主任:鲍国政
2017年至今: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强:副支书:鲍丽红:副主任:陈丽娥:监督委员会主任: 鲍国政
2019年,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目标打牢基础。
2021年陈强支书主任一肩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