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

糯良乡2020年年鉴

更新时间:2021-08-26 14:39:01来源:糯良乡人民政府

糯良乡地处县境中部,东经99°16′13″~99°25′05″,北纬23°08′00″~23°20′35″。距离县城直线距离13千米,公路里程28千米,东部与勐省镇、单甲乡相连,南邻勐董镇,西接勐角民族乡、勐来乡,北面与勐省镇接壤,南与缅甸(大芒海)接壤。中缅国境线长3.14千米(173~174号界桩),辖区东西宽15千米,南北长23千米,国土面积140.352平方公里,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境内多属石灰岩凸露区,呈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密布,自然降雨无法形成地表径流,呈立体气候。耕地面积9.54万亩,森林覆盖率75.4%。最高海拔2469米(大黑山),最低海拔1100米(怕秋溶得老温泉和坝尾),平均海拔1640米;降雨量在1500——1700毫米之间。年均气温为15℃,水均气温8℃左右,气候冷凉,年无霜期220~265天。粮食生产主要靠种植水稻、包谷、旱谷三大作物,经济收入来源于粮、茶、蔗、烟、林果、畜牧及小宗经济。境内主要旅游景点有沧源崖画、班考考班格旅游村、国画长廊、天坑群、董棕林、小石林等。糯良乡行政机构设党政综合、基层党建、经济发展、社会事务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扶贫开发办公室,编制25人,年末实有24人;直属事业单位有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林业草原服务中心、水务服务中心、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和财政所,编制31人,年末实有25人。

乡党委书记李泽艳(女,2020.11),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肖红军(佤族),乡人大主席魏云峰(佤族),乡党委副书记尼漠雅格恩(佤族,2020.3),乡专职维稳副书记王立峰(2020.9),乡纪委书记李尼块(佤族),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武装部长李学华(佤族),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赵永胜(佤族),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鲍健斌(佤族),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罗敏(女,佤族,2020.12)、刘思意(女,2020.12),乡党委委员、司法所长李永(佤族)。

综合经济2020年以来,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整合并投入各类产业项目资金1646.4万元,产业进一步朝着规模化、集约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稳中有增。糖、茶、畜牧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魔芋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烤烟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20年末,全乡经济总收入达14787.89万元,较上年增1389.57万元,增加10.37%;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140元,较上年增1104元,增加10%

一、粮食生产。全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2137亩,总产量粮食总产量815.28万公斤粮食生产持续稳定,人均纯口粮达403公斤。总产量1.43万公斤。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种粮农户608户2165人,种植粮食面积3040亩,总产量91.2万公斤,人均有粮402公斤。

二、烤烟生产。2020年,全乡种植烤烟农户7723110种植面积5970亩,总产量64.56万公斤(折合12912担),总产值1918.88万元,生产成本716.4万元,纯收入1193.6万元,实现人均增收3800元。其中建档立卡户175700人种植烤烟面积906亩,总产量达9.06万公斤(1812担),总产值262.3万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增收3747元。

三、甘蔗生产。2020年,全乡种植甘蔗11704680人,种植甘蔗8620亩,产量34287.7吨,产值1445.08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1户484人种植面积720亩,总产量2592吨,总产值111.41万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增收2301元。

四、茶叶产业。2020年全乡共茶农23428042人,茶园10652亩,采摘面积9977.7亩,产量100.05万公斤,产值1722.79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种茶510户2034人种茶面积2909亩,总产量40.1吨,总产值358.8万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增收1764元。

五、魔芋产业。2020年乡共470户1837人种植魔芋4120亩,总产量862.8吨,总产值343.04万元。比去年同期面积增997.3亩,总产量增20.88吨,总产值增83.01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0户1031人种植魔芋2015.7亩,总产量431.5吨,总产值168.8万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增收1637元。

六、畜牧兽医、农机、水利、林业工作持续服务群众。全乡共有生猪存栏11060头,出栏10020头,总产值777万元;大牲畜存栏3465头,出栏751头,产值669万元;家禽存栏61490羽,出栏53000羽,产值318万元;完成口蹄疫免疫标识牛、羊2594头,口蹄疫免疫密度达到100%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免疫标识猪4671头,免疫密度达到100%禽存栏36490只,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18943只,免疫密度达到70%

完成拖拉机检验192台,共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192份,开展宣传农机安全生产会议9次,受教育群众800人;对3条河流、3个水库、2个水塘,全年累计巡查河(湖)库、塘98人次,组织进行河道清理12次、“河长清河”6次、投工投劳600余人次,河道治理成效明显;修复人饮管网26次、受益群众1230余人架设生产管网3.2公里,主要用于烤烟生产受益群众130多户;完成新造林面积0.27万亩,使用种苗25万株,木本油料提质增效3000亩,义务植树6.4万株完成2017年度中央低效林改造项目补植补造,面积1380亩,使用补植补造种苗(桤木)3500株完成2017年度省级低效林改造项目计划任务改造总面积565亩,改造方式为老茶地造林(甜樱桃),项目总补贴资金5.3675万元;开展非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地块整改,补植补造或套种苗木366株,其中:樱桃树苗75株,李子树苗5株,水冬瓜树286株。

【文化建设】2020年,全乡有文化站1个,编制3人,从业人员2人,业务用房面积300平方米,藏书3621册,“信息共享工程”电脑10台,乒乓球桌1张,文化室配有图书、电脑、部分音响设备;村级文化室11个(含3个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8个。2020年底有文艺队50支900余人,活动场所42个,篮球场42个(水泥球场),有体育队18支(篮球队)。2020年全乡共组织完成文艺活动20场次,吸引观众1万人次;打歌40场次,参与人数3000余人次。全年开展各类文化信息培训10期,参训190人;电子阅览100人次,图书借阅300册次;举办展览5期次,观众850余人次。开展文化市场大检查5次,检查辖区内娱乐场所3家,对违法经营的场所作了警告,并责令期限整改。完成卫星直播“户户通”电视检修20台;检修应急广播器材2台。

社会事业一、教育。抓实教育帮扶工作,实行“双线三层”控辍保学责任制,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学生营养餐政策,适龄儿童少年控辍保学工作成效显著。2020年全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学前幼儿入学率达91%,初中毛入学率达114%。2020年,全乡中学1所,有9个班,在校生327人,教职工45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工勤人员9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小学8所(其中中心完小1所,村级小学7所)在校学生1023人,教职工114人,专任教师92人,工勤人员有22人。全年中小学享受营养改善计划1794人,全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1350人免费提供教科书1350人。全乡有学前幼儿444人。2020年继续加大各村幼儿园建设投入,积极推进一村一幼建设,努力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配齐糯良中小学计算机室和图书室、理化生、科学实验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指标全面的得到巩固和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帮助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有效地促进全乡教育高质量发展。无安全事故发生,无教职工违纪违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二、科技。2020年末全乡有各类技术人才38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98人,农村实用人才3702人。全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37600人次,其中烤烟种植、管理培训384561人次;核桃三率管护培训5686人;魔芋种植管理技术培训3382人;茶叶种植与管理培训5681人;旱谷立体栽培种植技术培训3431人;甘蔗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培训3331人;玉米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培训2225人;养殖技术培训4303人。

三、医疗卫生。卫生院1个,占地面积3089.23平方米,编制20人,年末实有人员18人;村级卫生室8个,编制19人,年末实有人员19人。年内聘用人员16人,其中卫生协管员1人,公卫专干6人,护士2人。全院医技人员11人,护理7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助理医师2,护士1人。职工男女比例男职工6人占18%、女职工28人占82%。现有建筑面积2041用房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1571平方米;职工住房470平方米。医疗设备有西门子生化仪1台,黑白B超2台,彩色B超1台,DR1台,心电图1台,全血自动分析仪1台;业务科室有住院、门诊综合科室、功能科室、检验科、放射科、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中医科、计生服务站,开放住院病床17张。全年共接诊门诊病人1.56万人次,住院病人202人次。2020全年总收入320.56万元,其中医疗业务收入168.3万元,公共卫生收入57.77万元;基药款补助0万元,均为村级基药款补助;村医财政补助19.02万元;接收新农合门诊病人4.32万人次,共计总费用386.11万元2020年末共建立居民健康纸质档案12722人,电子录入管理12722人;完成全乡适龄儿童基础免疫接种3814针次,接种率在93%;乡卫生院共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2次,出信息宣传栏60期,村级卫生室共开展健康知识教育讲座48次,出信息宣传栏36期,健康公众咨询活动9期,发放健康教育信息资料12种;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1900人次,分别有高血压的、糖尿病防治、合理膳食、孕期、中医服务能力提升、老年人保健和产后自我保健等健康知识内容。2020年完成全乡孕产妇管理人数155人,实有孕产妇中健康管理155人、健康管理任务率100%;1-12月份实有出生活产数167人,活产数中累计完成新生儿访视167人,新生儿访视任务率100%,0-6岁儿童健康管理人数1137人,健康管理任务率88%;完成高血压患者管理890人,实际管理高血压患者890人,健康管理任务率99.3%,实际完成的健康管理率99.3%,血压达标人数670人,血压达标任务率99.6%,实际达标率77.5%;完成糖尿病患者管理62人,实际管理糖尿病患者62人,实际完成健康管理服务率100%;老年人健康管理总数1110人,建档率达98.9%,健康管理人数973人,健康管理率88.88%;年内累计管理精神病患者81人,对村卫生室开展督导4次,发放药品12次,指导工作4次,专业机构部门下发药品12次;对辖区群众进行艾滋病检测1480人份,涉缅婚姻检测40人份19户,发放防治艾滋病各种宣传资料近3100多份,张贴标语80多条,受教育群众达4100多人次。全年死亡91人,死亡率7.22‰;全年出生167人,出生率9.71%,人口自然增长率3.5%全乡有已婚育龄妇女2909人,已采取各种有效避孕措施1991人。年内出生缺陷完成82对,优生健康检测82对,查环59人,查孕30人,妇女病检查110人,接受上门咨询82人,门诊咨询528人,服用叶酸97人,发放叶酸622瓶,婚孕前培训82,免费发放避孕套5000只,发放避孕针0支。

    四、残疾人事业。2020年,全乡辖区内有8个基层残疾人联络员,有各类残疾人519人,占总人口的3.52%。在中国残联系统中持有二代证的残疾人有519人,以精准扶贫工作为契机,组织完成了两期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报送了2名肢体残疾人参加县残联组织的竹编技术培训;“阳光家园”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项目任务15人,积极配合好县残联,乡卫生院和涉及行政村村医做好居家托养管理服务工作;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9.43万元;发放燃油补贴21人0.546万元。

民生保障一、社会保障。2020年,全乡符合条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3172人,已参保13171人,未参保1人,参保率99.99%。其中建档立卡户应参保2268人,实际参保2262人,特殊人员(死亡、服刑)6人,参保率100%。医疗保险零星报销123人86930元;办理死亡人员安葬费140人173040元;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7759人,参保率97.94%。完成2020年低保户代缴参保762人76200元,重度残疾人代缴参保173人34600元,确保60周岁享受养老金发放1736人24.14万元;外出务工1944人,发放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一次性生活补贴和一次性交通补助30人30000元。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农民合作社进行创业组织2人,带动劳动力就业6人,组织开展挖掘机、装载机操作培训51人。

二、民政事业。2020年全乡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18户1810人,其中A类154人、B类389人、C类1267人,发放资金511.74万元;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8户21人,发放资金10.32万元;享受农村特困供养政策对象35户38人,发放资金37.26万元。全乡共有80岁以上高龄老人146人,发放高龄补贴9.15万元;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人,累计发放补助6.38万元;重点受理城乡困难临时救助233人51.83万元,有效地缓解因病因灾受困群众生活压力;全年共办理婚姻登记57对,其中:结婚登记30对,离婚登记23对,补领4对。

平安乡村建设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以平安糯良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治乱、缉枪治爆、命案防控、“三非”人员清理、防范和处理邪教等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平安糯良建设、法治糯良建设和过硬政法队伍建设,始终保持最严措施强化边境防控、严打偷渡活动,严打各类黑恶势力,共建共治共享和谐稳定社会。一是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治乱行动,坚决打赢收官战。紧盯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提升力度深入开展线索排查。全乡八个行政村累计出动村级网格员、联防队等工作人员在村内巡查693队次3034人次;联系对接社区服刑人员了解情况达978人次;开展安置帮教人员走访70人次;深入开展法治走边关宣讲活动共组织召开35场次,受教育群众3731人,发放法治宣传手册资料3500余份、扫黑除恶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大喇叭”广播宣传法治宣传知识4480次。全乡未发现黑势力、村霸、恶势力人员,未发现黑恶势力犯罪问题二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维护稳定,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糯良乡严格贯彻六项工作任务要求,落实“三查三清四告知”工作措施,强化边境管控,发挥“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作用。划分网格数839个,建立网格员联络员微信群9个,实现“一日一报”,做到所有重点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台账实、动态准。按照“全线封控、不留遗漏”的工作要求,规范设置4个疫情防控堵卡点,共计98名轮岗执勤人员、15名责任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严格执行“三个百分之百”,严守便道、卡点,严查各类非法出入境人员及非法运送偷渡人员车辆,劝返意图不明入沧外籍人员。切实加强对贺岭村刀里自然村国境线(173—174界桩)3.14公里边境管控三是强化综合治理,实现齐抓共管。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派出所牵头冲锋、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站所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完成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走访240人次,签订家庭监管协议书30份,“五清楚”走访登记表30份,打零收戒专项行动排查登记表33份对乡辖区内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加油站、宾馆、修理铺和中小学存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50户次;结合“三查四告知”活动,出动警力360余人次,开展辖区各类清查40余次,检查宾馆135家次,检查出租房892间次,尿液检测1300余人次共查处行政案件57起,其中办理吸毒案件20起23人,立刑事案件23起破9起;系统外办理偷越国边境764起918人,总罚金达361.9万元人民币;收缴民用枪支108支;查获毒品案件1起,缴获冰毒7.3092千克;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4起;查获“三非”人员5起26人,抓获偷越边境523起1058人;召开治理非法放贷、非法制枪、非法持枪乡村会议13场次参会人数2680人次,村民主动上缴枪支103支,射钉弹6发。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4起,调解成功504起,成功率100%。四是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辖区安全生产形势向好。将安全生产纳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施工安全等重点领域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杜绝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积极配合推进瑞孟高速、219国道在辖区内的征地拆迁和施工保障,做好重大项目施工中的维稳工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全乡共列养16条农村公路,78.828公里,其中乡道5条,全长62.376公里;村道11条,全长16.452公里。全乡有邮政所1个,供电所1个,移动服务站1个,电信服务站1个,烟站1个,信用社1个,加油站1个,从业人员67人;个体工业19个,农业企业8个,从业人员4552人,商业收入12353万元。

一、脱贫攻坚全面完成。2014年来,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亿元,1418户农村危旧房全面消除,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对象全部“清零”,贫困发生率由16.54%降至0,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有保障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得到有效破解,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农村发展动能全面增强,农村变化翻天覆地。2020年,糯良乡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666户2258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清零”,行政村入村道路、人畜饮水、电力通讯、医疗卫生、公共服务、集体经济等指标全面达标,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国家普查验收和脱贫成效考核工作。坚持“四不摘”原则,形成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人居环境提升、农业综合开发、乡村旅游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项目向贫困村倾斜,拉动贫困户就业创业。华能集团、上海崇明区、东航集团累计投入资金2150万元,东西部协作成效明显。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实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发展条件极大改善、发展短板进一步补齐、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二、项目建设有力推进。整合并投入各类项目资金4574万元,进一步补齐发展短板、发扬资源优势。其中:投入1465万元,实施农村道路24公里、产业路22公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0件;投入836万元,实施污水管网18公里、排污沟12公里、水冲式公厕8座;投入1400万元,实施班考十七组、贺岭公播旅游扶贫项目;投入633万元实施577亩土地整治;投入139万元,实施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投入101万元,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规划储备“十四五”八大类共87个项目,规划总投资36.6亿元。

三、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和整治行动,实施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项目,村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完成“两圈”外迁1000余户、入户路硬化753户、户厕建设1680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新建洗手设施35个。鲜花盛开的村庄、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等“美丽事业”快速推进,创建洁净村庄13个、美丽乡村5个、鲜花盛开的村庄8个,完成美丽公路建设25公里,创建省级卫生村8个。南撒水库被评为“市级美丽湖”。

四、疫情防控成效稳固坚决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构筑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防线,抓好新形势下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建立党政军警民严防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稳防稳控工作机制,有效筑起基层防护网。建立各级网格839个,实施精细化管控,做到重点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台账实、动态准。开展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法治走边关宣讲,强化舆论引导,形成疫情防控强大合力。合理布局疫情防控卡点抽调各级干部131人,设置职业守卡人12人,切实加强对边境一线、各类非法出入便道,佤山机场、二级公路等重要人员进出通道的查验管控工作。年内,引导群众(含外籍常住居民)签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承诺书3589份;建立乡辖区内13名车辆运营人员台账;监督85个公共场所“云南健康码”“通行大数据行程卡”扫码进出;完成在沧缅籍人员129人核酸检测;查获非法偷越国边境人员1058人,劝返无正当理由入沧人员4953人,累计集中隔离管控缅籍入临人员5人,留观846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实现零输入、零感染、零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