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8-26 15:05:32来源:糯良乡人民政府
2018年,辖贺岭、糯良、南撒、帕秋、翁不老、班考、坝尾、怕拍8个村委会,36个自然村,73个村民小组。2018年末,共有农业人口3696户13773人,有劳动力8548人,其中外出务工2279人,有60周岁及60周岁以上老人1486人。
糯良乡行政机构设党政、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4个办公室,编制25人,实有人员23人;下设农业综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村镇规划、文体广播电视、社会保障5个服务中心和财政所,编制31人,实有28人。乡党委书记李泽艳(女、汉族、2018.07~),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晓蕾(男、汉族,2016.11~),乡党委委员、乡人大主席李智强(男、佤族、2017.12~至今),乡党委副书记袁军(男、汉族、2016.11~),副乡长李学华(男、佤族、2016.05~至今)、副乡长吴应华(男、布朗族、2017年12月~至今),政法书记魏云峰(男、佤族、2016.03~至今),纪委书记李尼块(男、佤族、2017年12月~至今), 组织委员鲍健斌(男、佤族、2018.11~至今),宣传委员陈江(男、佤族、2017.11~至今)。
【经济建设】乡人民政府深化对乡情的再认识,发挥地理优势和气候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全乡各项产业建设在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提质增效。2018年全乡各项产业建设在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提质增效。一是粮食产量稳固提升,全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1631 亩,总产量862.13万公斤;完成小春作物种植面积7935亩,产量52.13万公斤。二是烤烟生产再上新台阶。2018年全乡种烟农户共1202户,实际完成移栽面积8238.9亩,比上年增1238.9亩,完成收购产量15550担,金额2122.4万元,比上年增3.08万元,亩产量1.89担(为全县最低亩产),亩产值2576元,比上年减485元。三是甘蔗生产稳中有增。全乡共种植甘蔗面积8337亩,总产量29239.6吨,总产值1151.43万元,比去年同期面积增80亩,产量增320吨,产值增13.76万元,人均收入增299元。四是茶叶、魔芋产业有序增长。全乡共有茶叶面积10547.5亩,总产量61.6万公斤,总产值1494.32万元,比去年同期总产量增1000公斤,总产值增21万元;全乡魔芋种植面积3006亩,比去年同期面积增492亩,2018年开挖1100余亩,总产量595.2吨,亩产量0.54吨,总产值236.45万元,亩产值近4000元。五是依托产业主体加大发展空间。全乡12个村级合作社用好产业发展资金310万元,全面带动全乡建档立卡户发展种养殖业,乡人民政府出台鼓励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方案,按照高于市场价0.5元/市斤收购辖区生猪,全年有3户养殖户获得补助金共计700多元。六是畜牧、兽医、农机、水利、林业工作持续服务群众。全乡共有生猪存栏16848头,出栏4122头,总产值706.13万元;牛存栏2780头,出栏507头,产值406万元,家禽存栏3.6万只,出栏1.5万只,产值114万元,完成市场肉食品检疫工作,共检疫猪1324头,牛13头,未检出不合格肉类;积极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共组织960人次深入村组排查,全乡均未发现疫情。完成拖拉机检审260辆,未检审156台,年检率62.5%,已参检260辆拖拉机已全部投保,投保率达100 %。共签订安全责任书360份。高效保障维护烟水管网、全面提升全乡人饮工程,年内共计排查人饮主管道210公里,入户管道137公里,确保人饮安全工程;完成冬季造林核桃补植补造苗8000株,折合面积1074亩,311户收益;完成新造林面积4556亩,义务植树12.1万株。建成糯良乡至贺岭村乡道花果景观带,种植樱桃、桃子、梨、石榴等果树6.2万株。
全乡有邮政所1个,供电所1个,移动服务站1个,电信服务站1个,从业人员9人;商业网点370个(其中私营企业18个,个体户385个,农业企业13个),从业人员806人,商业收入1723万元。
【文化建设】 2018年,全乡有文化站1 个,编制3人,从业人员1人(调离1人,借调1人),业务用房面积300平方米,藏书2509册,“信息共享工程”电脑10台,乒乓球桌1张,文化室配有图书、电脑、部分音响设备;村级文化室11个(含3个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8个。2018年底有文艺队51支1020人,活动场所42个,篮球场41个(水泥球场),有体育队18支。2018年全乡共组织完成文艺活动57场次(其中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独立完成9场,参与人数1760人次),参与人数达1074余人次,吸引观众21000余人次;完成篮球赛66场,吸引观众5600余人次;打歌40场次,参与人数2000余人次。成功承办乡第十五届农民文艺汇演暨第二十二届农民运动会。全年开展各类文化信息培训10期次,参训860人次;图书借阅(外借)260册,流通880人次,张贴各类宣传标语100余条;利用农文网校平台免费开展网络服务工作320人次,全年开放时间1430小时以上。开展文化市场大检查6次,检查辖区内娱乐场所7家,对违法经营的场所作了警告,并责令期限整改。卫星直播“户户通”电视接收设备安装53台,检修15台;“百县万村示范工程广播器材”接收设备安装7台。
【社会事业】抓实教育帮扶工作,实行“双线三层”控辍保学责任制,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学生营养餐政策,适龄儿童少年控辍保学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全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学前幼儿入学率达90%,初中毛入学率达114%。2018年,全乡中学1所,有9个班,在校生364人,教职工45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工勤人员8人,初中毛入学率114%、巩固率100%;小学8所(其中中心完小1所,村级小学7所)在校学生894人,教职工97人,专任教师89人,工勤人员有8人;全年享受中学生营养改善计划364人,享受各类营养改善资金32.91万元;全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364人;免费提供教科书364人,教科书免费合计6.55万元;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361人,全年享受寄宿补助资金45.125万元。全乡有学前班9个,在校幼儿230人,教职工9人;全年小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894人,享受营养改善资金87.32万元。全年免除小学生学杂费894人,免费提供教科书894人,寄宿制小学生生活补助313人,补助资金28.9万元。2018年继续加大各村学前大班、中班幼儿园建设投入,积极申报村级幼儿园,努力推进糯良中心幼儿园和班考幼儿园的工程建设;配齐糯良中、小学计算机室,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帮助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有效地促进全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各项指标达到标准以上,无安全事故发生,无教职工违纪违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018年末有各类技术人才368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93人,农村实用人才3265人。全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45期次10968人次,其中举办烤烟种植、管理75期次,参训人数5610人次;核桃三率管护18期次,参训人数1686人次;竹子种植11期次,参训人数1376人次;坚果种植培训2期次,参训人数73人次;魔芋种植管理技术8期次,参训人数320人;茶叶种植与管理10期次,参训人数942人次;蔬菜病虫害防治5期次,参训人数229人;旱谷立体栽培种植技术培训3期次,参训人数162人;玉米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培训7期次,参训人数220人;甘蔗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培训6期次,参训人数350人次。全年开展科普宣传23次,受益1800人次。
糯良乡卫生院位于糯良乡政府驻地西面街道头,距县城28公里。我院成立于1964年,共辖医疗机构9个;包括卫生院1个和8个村卫生室;服务半径17公里;服务人口14057人。卫生院占地面积3089.23平方米。2018年末共职工编制19人,现在编12人,县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0人。村医岗位编制19人现在编19人;现共聘用7个临聘人员,其中包括:卫生协管员1人、公卫专干3人,护士3人,职工专业情况包括医技人员11人、护理8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士1人。职工男女比例男职工5人占21.84%、女职工19人占82.6%。现有建筑面积2041用房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1571平方米;职工住房470平方米。现有设备:西门子生化仪1台;黑白B超2台;心电图1台;全血自动分析仪1台;开展科室:住院、门诊综合科室、功能科室、检验科、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中医科、计生服务站;现共开放住院病床17张。全年收入1011279.34元(其中医疗业务收入553851.21元,全年共接诊门诊病人14852人次;收住住院病人101人次;本公共卫生收入:457428.13元;基药款补助:230904.00元,(乡级:20000.00元)(村级:210904.00元)。村医财政补助:273600元。2018年乡级共接收新农合门诊病人14852人次,共计总费用553851.21元,行补偿减免276925.61元;乡级新农合住院病人101人次共计总费用:2018年末共建立居民健康纸质档案万11421人,电子录入管理率10443人;完成全乡适龄儿童基础免疫接种3414针次,接种率在91.8%;截止2018年12月份乡卫生院共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2次、共出宣传栏60期,村级卫生室共开展健康知识教育讲座48次,信息宣传栏36期,健康公众咨询活动9期,发放健康教育信息资料12种,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1125人次,分别有高血压的、糖尿病防治、合理膳食、孕期、中医服务能力提升、老年人保健和产后自我保健等健康知识内容。2018年完成全乡孕产妇管理人数181人,实有孕产妇中健康管理181人、健康管理任务率90.5%;完成出生任务数测算212人,12月份实有出生活产数189人,占年度出生任务出生数的88.7%,活产数中累计完成新生儿访视189人,新生儿访视任务率100%,0-6岁儿童健康管理人数1087人,健康管理任务率82%;完成高血压患者管理863人,任务完成率70%,实际管理高血压患者860人,健康管理任务率99.2%,实际完成的健康管理率92.1%,血压达标人数624人,血压达标任务率99.6%,实际达标率73.5%,应转诊高压压人数112人,实际转诊人数55人,转诊率达49.1%;完成糖尿病患者管理124人,实际管理糖尿病患者37人,健康管理任务率49.1%,实际完成健康管理服务率29.8%,血糖达标人数21人,血糖达标任务率29.4%,实际达到任务率56.75%,应转诊的糖尿病人数16人,实际转诊8人,糖尿病患者转诊率达5%;老年人健康管理总数1024人,建档率达98.9%,健康管理人数885人,健康管理率86.42%;年内累计管理精神病患者65人,对村卫生室开展督导4次,发放药品12次。4次指导工作,专业机构部门下发药品12次;对辖区群众进行艾滋病检测 1321人份,涉缅婚姻检测44人份22户,发放防治艾滋病各种宣传资料近3000多份,张贴标语60多条,受教育群众达3000多人次。全年死亡111人,死亡率7.82‰;全年出生178人,出生率10.71‰,人口自然增长率3.6‰全乡有已婚育龄妇女2660人,已采取各种有效避孕措施2186人。年内出生缺陷完成88对,优生健康检测88对,查环121人,查孕37人,妇女病检查325人,接受上门咨询44人,门诊咨询893人,服用叶酸88人,发放叶酸621瓶,婚孕前培训88对,免费发放避孕套1987只,发放避孕针0支。
2018年,全乡辖区内有8个基层残疾人联络员,有各类残疾人507人,占总人口的3.6%,在中国残联系统中持有二代证的残疾人有507人,以精准扶贫工作为契机,组织了2期农村养殖业实用技术培训;报送了2名肢体残疾人参加县残联组织的竹编技术培训;2018年共发放了残疾人两项补贴20.7元,其中重度一级残疾39人32760元,重度二级残疾150人66720元,困难残疾171人102600元;发放了2户残疾人自主创业户补助资金3.6万元、燃油补贴23人5980元。
【民生保障】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群众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全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020人,参保率达91.13%,现已领取养老待遇金的共计1585人。全乡参合人数达12985人,参合率达98%。全乡8个建制村中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学1476人,已入学1475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9.9%。其中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实现在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生营养改善计划“学前到高中学生、农村与城镇学生、缅籍学生”三个全覆盖,全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并通过国家验收,实现在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因贫辍学”和“零辍学”情况。2018年全乡享受农村低保对象732户2133人,累计发放保障金393.74万元,享受农村特困供养政策的有30户32人,发放特困供养生活补助26.13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全年累计救助39人次,发放救助金6.31万元,有效遏止大病重病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完成突发性、临时性救助143户39万元,全面落实4名孤儿保障政策,发放保障资金4.72万元;落实375人残疾人“两项”补贴20.67万元,投资4.8万元为8户残疾人改造无障碍设施,落实2户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资金3.6万元,发放残疾人燃油补贴0.572万元。开展了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等工作,完成318户的单位清查,39个污染源点坐标及数据采集清查。切实加强对各类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对拨入乡财政所的34项6985.14万元备案资金和拨出的29项5339.36万元备案资金进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分别派出2人代表临沧市参加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和省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获奖牌。乡内有敬老院1所,管理人员2人,床位28个,年内暂无老人居住。
【和谐平安乡村建设】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综治工作奋斗目标,多举措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努力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积极为全乡脱贫攻坚营造稳定、安全、和谐的良好氛围。向群众发放安全感满意度宣传资料302份,抽查座机用户80%以上,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较好。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力维护糯良社会政治稳定,年内“零”刑事案件发生。公布设扫黑除恶举报箱8个, 发放知识宣传手册150余本,张贴扫黑除恶通告100余张,制作永久性标语1条,悬挂横幅17条,在全乡范围内营造了全民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积极妥善处置机场征地补偿群众上访事件和班考村十七组与勐来乡民良村十一组群众饮用水使用问题纠纷。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纳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对事故多发、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集中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乡成立了消防中队,村组建了农村消防站。全年我乡无家火野火灾情发生、无一般安全事故发生,全乡安全生产形势明显稳定好转。
【新农村建设】2018年,全乡有乡道5条62.376千米,村道11条16.452千米。年末有客运车7辆,年客运量7万人次;货运车43辆,年货运量17万吨。有邮政服务网点1个,全年邮政业务收入7.5万元;电信服务网点1个,电信业务收入45万元;移动服务网点2个。全订报纸16种162份,杂志10种18份,固定电话用户145户,移动电话6800户,互联网用户410户。乡人民政府主动调整发展观念、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一)抓脱贫攻坚促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乡党委、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和“七个一批”路径,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对照贫困村退出10项考核标准、贫困户脱贫6项考核标准,2018年底留存系统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144人,贫困发生率降1.0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按照动员部署、贫情分析、实地调查、信息数据复核、初步方案提出、公开评议、逐级审定、数据录入等环节精准识贫脱贫,做到过程完整、信息资料真实可靠、可追溯可查询。二是全面完成了信息录入、数据清洗和问题清零工作,各类数据实现100%闭合;同时完成《糯良乡脱贫攻坚项目库施工图、路线图(2018-2020)》制定工作,项目涉及9大类29个子项概算总投资10062.86万元。三是对照贫困村退出10项考核标准、贫困户脱贫6项考核标准后,全乡2018年331户1118人贫困人口达到稳定脱贫标准,4个建档立贫困村达到村脱贫出列标准。四是强化产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全年共举办烤烟生产技术培训31期4100人次,核桃、茶叶、魔芋等产业技能培训30期1500人次;五是成立了以乡挂村领导和挂包部门的一名领导为双组长,县乡两级干部为成员的农村危旧房改造大决战领导小组,决战决胜农村危房改造,为激励农户加快危房改造进度,乡人民政府出台了竣工入住鼓励政策,全乡共有49户农户获得一台电磁炉和一口电饭锅奖励。六是项目助推扶贫成效,全年投资1767.99万元启动实施了4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茶叶企业投资1500万元实施的贺岭村CTC碎茶生产线和对外招募合作伙伴实施的南撒村生态体验园建设项目、贺岭“大黑山泉”山泉水厂顺利开工建设,投资236万元实施的烤烟优质区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实施,沪滇对口帮扶500万元实施的班考十七组美丽村庄项目建设已基本完工,投资100万元实施的怕秋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进入扫尾阶段,投资589万元实施的贺岭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贺岭村公播自然村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7个自然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和怕秋村、坝尾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等竣工验收。
(二)抓人居环境促宜居水平显著提高全乡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打造瓜果飘香庭院”为目标,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一是制定好一个村规民约。全乡8个村将不准乱扔垃圾、爱护公共环境、家庭整洁干净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并明确违反约定的惩处措施,切实发挥好村规民约在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当中的制度保障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两违”整治工作,完成“两违”建筑拆除17000余平方米,效果明显。二是组建好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各村组建以妇女党员为主、妇女代表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33支,每周对辖区内农户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形成了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三是筹措好一元垃圾处理费。各村将“人均每月不低于一元标准收取垃圾清运费”纳入村规民约,既解决了垃圾清运成本,又调动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乡人民政府投入80余万元共采购100个垃圾箱分发各村并配备了垃圾清运车辆定期负责清运,效果明显。四是用好一个公益性岗位。各村按自然村、村民小组或片区进行划分,设立98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公益性保洁岗位,既增加收入,又确保了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其中公路维护岗位14人,村庄保洁岗位8人,华能公益性岗位76人。五是建好一个瓜果飘香庭院。按院场、厨房、客厅、卧室、卫生间五幅图布置建设,全面改造提升农户入户路及院场建设,鼓励在院内种植瓜果蔬菜美化庭院;同时对猪牛鸡圈“三圈”迁出庭院外改造的941户农户给予20片石棉瓦、5包水泥的奖励,提高了农户自觉参与改造行动的积极性。六是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风气引领、知恩图报、自力更生等主题活动;投资119万元在8个村设置了不同类型的铁艺雕塑、艺术字体等永久标识标牌,新建了舞台活动场所和冲水式公厕,完成12处村级文化墙彩绘,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和谐价值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