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8-27 10:32:12来源:糯良乡人民政府
贺岭村1936年以前属勐董土司管理,1936以后划归勐省行政二区管理,1945年属于勐省镇,1955年属糯良乡,1969年属糯良大队,1973年属贺岭大队,1984年属贺岭乡,1988年属贺岭村公所,2000年属贺岭村委会。1996年架通生产生活用电,2003年实施茅草房改造,同时启动产业(茶叶、核桃)发展,2012年启动危旧房改造,2014年实施乡村道路硬化。
历任支部书记:
1973年——1984年,由李艾到任贺岭村党支部书记;
1984年——1987年,由李育兵任贺岭村党支部书记;
1988年——1989年,由鲍玉峰任贺岭村党支部书记;
1989年——2004年,由鲍光仁任贺岭村党支部书记;
2005年——2007年,由鲍红明任贺岭村党支部书记;
2007年——2015年,2007年到2010年3月由李学华任贺岭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3月后改为党总支,由李学华任总支书记直至2015年;
2016年——2019年,由卫忠华任贺岭村党总支书记;
2019年——2020年,由鲍红明任贺岭村党总支书记;
2021年至今,由田开兰任贺岭村党总支书记。
历任主任:
1973年——1975年,由李尼惹任贺岭大队大队长;
1975年——1984年,由鲍玉锋任贺岭大队大队长;
1984年——1990年,由卫华任贺岭乡乡长;
1990年——1999年,由卫华贺岭村村长;
1999年——2004年,由鲍红明任贺岭村主任;
2004年——2007年,由李学华任贺岭村主任;
2007年——2015年,由李学华任贺岭村主任(兼总支书记)
2015年——2019年,由鲍红明任贺岭村主任。
2021年至今,由田开兰任贺岭村主任。
1997年获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糯良乡政府);
2003年获得“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中共糯良乡党委);
2005年获得“平安村”荣誉称号(糯良乡党委、糯良乡人民政府);
2010年获得“信息富民村创建进度单位”荣誉称号(中国移动集团云南有限公司临沧分公司);
2010年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中共糯良乡委员会);
2012年获得“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
2014年获得“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中共沧源佤族自治县委、沧源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5年获得“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
2016年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中共沧源自治县委、沧源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7年获得“控辍保学先进村”荣誉称号(沧源自治县糯良中学);
发展变迁
人畜饮水:贺岭村最早通自来水的是公播自然村,于1998年通水,永满、刀里、大寨、小寨、斗东自然村于2005年通自来水,乡茶厂自然村于2013年通自来水。在此之前,农户把竹子分成两半,从水源将水引到寨子脚,用竹筒将水背到家中。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贺岭村现在家家户户通自来水。电的发展变化:曾经的贺岭水电不通,广大群众生活非常艰辛,饮用水要到距村寨两三公里外的沟渠中去取,并且只能靠人背牛驼。到了夜晚没有月亮的时候,村寨则一片漆黑,只能见到几处微弱且错落的亮光,人们仅靠、火塘、冥火、油灯来照明,走亲串门靠火把照明,到了雨季无法出行。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贺岭村的水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的李扶持帮助下,贺岭村于1995年4月22日通电,实现了自来水和动力电入户,过去靠人背牛驼,冥火油灯已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道路旁竖起了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百姓家中灯光明亮,电视、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实现了全村网络覆盖化。过去广大百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国家政策级社会发展现状,只能依靠听村上的广播获知,现如今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更直观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及发展变化和社会发展,并且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国家政策,这一切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党和政府关心与厚爱,真正体现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
路的发展变化:贺岭村至糯良乡政府11公里,于1975年通公路(土路),过去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土路,每到晴天,尘土飞扬,一但到了雨季则变得泥泞湿滑,到处都是水坑,车辆人畜出入艰难。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支持下以及村两委的组织下带动群众建路修沟,原来的黄泥路现在已变成宽阔水泥路。从过去拖拉机需加防滑链才能出行,到现在大小车辆畅通无阻;从过去伸手不见五指,黑漆漆一片,到现在路两旁一排排的路灯,都离不开党和政府关怀支持与帮助。
住房变化:2001年之前,贺岭村住房为茅草房,2002年开始,实施茅草房改造,开始转变为石棉瓦房,2012年幸福工程到2018年危旧房改造,农户住房由石棉瓦房转变为安全稳固的住房。
医疗卫生变化:解放前公贺岭村的民众,缺医少药,遇到生病、受伤,除了算卦求神送鬼,只能用草药和土法单方治疗,遇凝难杂症和大病大伤,只能听天由命,坐以待毙,那时死亡率较高。
解放后,国家十分重视村级卫生组织的创建,1963年起开始举办村级员保健培训班。1964年组建村卫生室,并配备村保健员,每月给予12元至15元不等的补助。贺岭村于1964年开始配有村保健员,历任的保健员:永满五组李艾茸1964年至1967年;永满五组李艾嘎1967年至1989年;一组李红明1972年至1989年。贺岭村于1974年建立医疗室,配备2名村医,2012年重建规范卫生室,建筑面积80平方米,配备3张床位,2名村医,医疗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教育事业变化:贺岭村第一所学校建于1957年,由李国清担任第一任校长;1960年至1963年,由陶恩永担任第二任校长;1964年至1966年,由胡德学担任第三任校长;1967年至1972年,由卫光荣担任第四任校长;1973年至1975年,由张学开担任第五任校长;1976年至1978年,由李开明担任第六任校长;1979年至1981年,由陈光明担任第七任校长;1982年至1984年,由陈永亮担任第八任校长;1985年至1989年,由鲍红鑫担任第九任校长;1990年至1992年,由李正东担任第十任校长;1993年至1995年,由陈亮担任第十一任校长;1996年至1997年,由赵红兵担任校长;1998年至2004年,李春林担任第十二任校长;2005年至2007年,由李正国担任第十三任校长;2008年至2011年,由王义忠担任第十四任校长;2012年至2018年,由陈永华担任第十五任校长;2018年至今,由田海龙担任第十六任校长。经过60多年的发展,贺岭小学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这些人有的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有的成为基层干部、新型农民或农村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