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脱贫攻坚办第一次会议。因脱贫攻坚工作需要,特从相关部门抽调以下人员到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财政局干部杜敏、水务局干部张霏、发改局干部李旺鹏、畜牧局干部张明、农业局干部黄琦、住建局干部李明、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局干部李志刚、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干部陈红、扶贫办干部罗娴、教育局干部罗文武、统计局干部陶芳、岩帅镇干部毕云琴。会议就抽调工作人员分工、纪律、年终考核等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事宜做了安排,陈德明副县长、杨佳礼副主任与各单位抽调的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2014年至2018年,累计脱贫11171户4159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至508户161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3%;累计脱贫退出5个贫困乡(镇)、6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村退出率达95.52%。2019年2月,通过了第三方评估验收,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行文,认为沧源佤族自治县已达到贫困县退出有关指标,符合退出条件,经省委、省政府研究,批准沧源佤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 2014〜2019年,累计脱贫11627户43258人,贫困对象全部清零。累计脱贫退出5个贫困乡镇、67个贫困村,贫困村退出率100%。 2019年10月,沧源佤族自治县被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表彰为“扶贫先进集体”。12月,沧源佤族自治县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中央组织部等6部门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脱贫大会战,粮草要先行。沧源佤族自治县把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整合资源,作为脱贫攻坚的发力点和重大保障,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科学编制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锁定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的总体目标任务,详细绘制精准脱贫“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挂图作战,按图销号,形成规划引领、计划推进的执行体系。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和“五个一批”路径,相继出台了扶持贫困区域和贫困群众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改善住房、保护生态、保障民生等一系列精准脱贫政策,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社保兜底、健康扶贫、生态保护、转移就业等一系列精准扶持的政策措施,编制脱贫攻坚县级项目库1个、乡(镇)路线图10个、村级施工图92个,实现脱贫措施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全力保障和支撑精准脱贫攻坚。
安也村位于单甲乡东南边,距乡政府43公里,距离沧源县城86公里,东与澜沧县雪林乡左都村接壤,南与缅甸昆马区永定乡接壤,西与嘎多村接壤,东北与永改村接壤,国土面积34.76平方公里,边境线长7公里,设有176界桩;区内平均海拔162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2200毫米。全村辖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2020年末常住人口505户,总人口1999人,户籍人口190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