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

新闻报道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七县一区,处处多山。作为位于滇西山区的典型农业大市,临沧虽有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但经济潜力尚未完全释放,眼前的硬骨头还有不少。解决难题要靠发展。扎实打基础,培育好产业,边疆人民的梦想才有着落。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2020年12月,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撒镇肉牛养殖示范场开工建设,总占地410亩,计划总投资3.1亿元。示范场建成后,将养殖优质母牛9000头,年可提供优质牛犊5300头。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耿马自治县孟定镇加快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总收入突破3亿元。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临沧现场办公会精神,努力为把临沧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添砖加瓦,注重制糖废弃物高值化利用,致力于打通全产业链“最后一公里”。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聚焦“监督吹哨,园区号召,部门报到”机制运行,围绕保要素供给、促服务升级、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关键环节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对发现问题一律清单管理,一对一交办。定期不定期检查、巡察、督查,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影响企业落地、生产“梗阻”问题,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监督护航“甜蜜事业”。   走进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白糖小包装、坚果糖品精深加工、蔗渣模塑可降解餐饮具生产……处处弥漫着“甜”味。就在几天前,这些工厂还在为生产用水用电问题发愁,正在开展专项检查的耿马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及时督促园区管委会对接相关职能部门,推动解决问题。   截至目前,该县纪检监察部门共开展监督检查83批次127人次,督促整改问题135个,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48个。在相关工作的推动下,全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将耿马打造成为全国蔗糖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闭合整个甘蔗产业链最后一环的地区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耿马旺盛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成立以来,已在耿马自治县、永德县和沧源自治县3个县发展社员700多户,3个县合作社蔬菜种植面积已达7000余亩。种植蔬菜品种有黄瓜、西红柿和无筋豆等10余个品种,蔬菜产品除供给本地外,还远销广东、四川等地。随着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解决了当地部分农户的就业问题,发挥了合作社的致富带富作用。图为农户正在大棚里采摘成熟的西红柿。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十三五”以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重大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呈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近日,市财政局、市教育局今年下达耿马自治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资金6308190元已拨付到位。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本报讯 (通讯员 李红英) 耿马自治县第九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于3月13日派驻全县9个乡(镇)的51个村、4个社区开展工作。驻村以来,按照 “五抓五促”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抓组织领导 ,促工作保障。全面落实了总队长兼任县委副书记,工作队长兼任乡(镇)党委副职的规定,从指导员队伍选任9名乡(镇)工作队长、增设3名副队长并兼任乡(镇)党政副职,符合条件的 41名指导员兼任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县财政每年为总队长安排工作经费5万元,为各乡(镇)工作队安排培训经费5000元,为每名指导员(县级)安排不少于5000元的工作经费。

来源: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本报讯 (通讯员 刘映军) 耿马自治县在开展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中,按照“规划引领、保障先行、体系支撑、示范带动、重点突破”的思路,突出抓好“农村金融服务、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层阵地建设、服务平台建设和基础建设”五大重点,切实推进“双推进”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