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

典型人物

来源: 临沧市文明办

    熊新秀同学积极进取、谦逊好学,热心公益,甘于奉献。她用乐观之心点燃青春火焰,她用平凡之举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她用朴实之音弹奏出一曲曲清新感人、温暖动人的青春乐章!

来源: 临沧市文明办

    一个朴实的“老农民”,一个南美周边远近闻名的好人,几十年如一日赡养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将4个孤儿抚养成人,并帮助其中一个孩子组建了美好的家庭,他就是南美乡坡脚村一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铁正红。

来源: 临沧市文明办

    无论是烈日炎炎的三伏酷暑,还是冷雨凄凄的数九寒天,在祖国的西南边陲镇康县的乡间险峻河谷、荒村野寨山沟,人们总会看到一位跋山涉水肩跨迷彩帆布包、手持相机的长者,在遗址地点勘察考证,在田间地头促膝访谈,在摘录本上细致记录。他,就是镇康县委党史研究室特聘研究员杨开银。

来源: 临沧市文明办

    黄丕忠受命于原料发展极度困难的时期,他没有畏难情绪,勇挑重担,发挥自己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优势。通过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公司原料基地从57万亩发展到100多万亩,甘蔗产量从160万吨发展到了470多万吨,蔗农年甘蔗产业收益突破20亿元。

来源: 临沧市文明办

    援鄂44天,他们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援鄂44天,他们时刻感受着组织的关心厚爱,40名援鄂医疗队员,一个不少,平安回来了。

来源: 临沧市文明办

    参军上战场 你身先士卒是英雄 转业回地方 你弘扬军人好传统 退休不离岗 你带领乡亲们摘穷帽 退伍不褪色 你不同的岗位立新功 不忘初心乐奉献 共筑幸福小康梦

来源: 临沧市文明办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 奔波佤山三十年、人背马驮吃尽苦 一台放映机、一块放映布 青春热血一部书 一个流动的电影院 把欢乐送到群众家门口 一个流动的宣传站 把党的政策送到千家和万户

来源: 临沧市文明办

    走起来,是流动的哨所 站起来,是威严的界碑 是祖国的卫士 巡边护界,你无怨无悔 是外交的使节 睦邻胞波,你真情面对 你是普普通通的界务员 你是中缅边境的“活界碑”

来源: 临沧市文明办

    伤残的小草渴望和花儿一样美丽 党的阳光温暖着四季 特殊的孩子渴望关爱和学习 送教上门把爱心传递 是你用心的热度 去温暖受伤的心灵 你是教育扶贫的使者 在不一样的课堂感受春风桃李

来源: 临沧市文明办

    “儿子,你什么时候回来呀” 妈妈的召唤,你再也听不到 “兄弟,一路走好” 检察官队友集体发出的短信,你再也收不到 三十岁的花季 绽放在扶贫攻坚的傈僳山寨 三十岁的人生 书写了从“国防绿”到“检察蓝”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