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

课题报告

来源: 中共云县委宣传部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云县大朝山西镇文物村自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中,以“强组织、兴产业、抓人才”为抓手,着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进行有机衔接,通过近几年不断地艰苦努力,全村基础设施明显改上,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来源: 中共云县委党校

    脱贫攻坚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场硬仗,后续发展是易地扶贫搬迁决战决胜的关键之战。如何才能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是当下各级领导高度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活动要求,中共云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董琴、茂兰镇党委宣传委员李富斌组成调研工作组,深入茂兰镇安乐村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就如何扎实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产业培育和就业扶持、社会融入和治理、易地搬迁带动乡村旅游等后续扶持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同时,深入研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存在的短板,紧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异同,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措施,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真正实现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

来源: 中共双江自治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勐库镇公弄自然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茶产业为依托,以民族文化为抓手,走出了茶旅融合发展之路,美了乡村富了农家。

来源: 中共临翔区委宣传部

    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经济现代化的新型产业手段,是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按照中宣部关于“百城千县万村”调研工作部署,我们确定临翔区凤翔街道中山村为调研点,以“乡村旅游发展”为主题,先后3次到中山村开展实地调研,走访了2家企业、5户党员和部分群众,与街道、村组的相关同志进行了座谈,进一步了解了中山竹艺馆、秘境谷森林小镇的运营情况,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等情况,听取了意见建议。通过充分的调研和全面分析,形成了中山村乡村旅游发展调研专题报告。

来源: 中共临翔区委宣传部

    临翔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自2016年启动实施以来,聚焦“搬什么人、搬到什么地方、怎么搬、搬了怎么办”,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要求,将一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真正打造成为新时期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为充分了解蚂蚁堆乡驿亭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过实地查看、入户调查,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来源: 中共临翔区委宣传部

    近年来,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临翔区结合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着力在“农”字上做文章,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围绕“全区域精准布局、多业态融合发展、长短结合互补、持续稳定增收”的思路,探索形成有基地、有特色、有企业、有农场、有大户、有品牌、有市场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2019年末,全区农业产业总产值21991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11938元,比2014年末增62.9%,产业扶贫效应得到显现。临翔区先后荣获“全国2017—2018年电商示范百佳县”,“电商扶贫车间”入选《全国电商扶贫案例》;临翔区供销合作社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金扁担改革贡献奖”“全国供销系统先进集体”;《因地制宜 强化产业支撑 促进稳定脱贫》作为云南省唯一一个典型案例被国务院扶贫办纳入国家师资库;2018年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和2019年全省人居环境提升现场会在临翔区召开。

来源: 临沧市社科联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推进边疆边境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边疆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固土守边的使命感、责任感,临沧市委、市政府于2019年5月在全省率先启动把沿边村寨建成小康村建设(以下简称:沿边小康村建设),围绕“路网、经济、党组织”三套系统和“产业村、旅游民族特色村、较大村、边境贸易、边境维稳”五类集群,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农村经济发展、村级公共服务设施、人居环境整治、兴边富民”五大工程,鼓励群众产业抵边、居住抵边,夯实沿边经济、产业、旅游、口岸、贸易、民生、边防、边疆党建等发展基础,到2020年将沿边村寨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沿边小康示范村。

来源: 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

    临沧市委、市政府于2019年5月在全省率先启动率先把沿边村寨建成小康村建设(以下简称:沿边小康村建设),围绕“路网、经济、党组织”三套系统和“产业村、旅游民族特色村、较大村、边境贸易、边境维稳”五类集群,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农村经济发展、村级公共服务设施、人居环境整治、兴边富民”五大工程,鼓励群众产业抵边、居住抵边,夯实沿边经济、产业、旅游、口岸、贸易、民生、边防、边疆党建等发展基础,到2020年将沿边村寨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沿边小康示范村。一年多来,临沧市坚持高位推动、规划引领、挂图作战,沿边小康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套系统”全面构建、“五种形态”村庄初见成效、“五大工程”全面实施、沿边小康村特色充分彰显、基层组织体系更加完善。同时,通过实施沿边小康村建设,进一步增强了边疆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固土守边的使命感、责任感;边境一线群众通过参与建设沿边小康村,国家意识、国门意识、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宣传文化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边境一线群众文化自信得到进一步增强。

来源: 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临沧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立足边疆、民族、山区等实际,以“12345”模式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宣传战“疫”,不断振奋精神、持续凝聚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来源: 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

    临沧市于2017年5月制定印发了《临沧市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工作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的推动实施为持续推进全市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夯实脱贫攻坚人文根基作了有益探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临沧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价值引领和道德支撑,并取得了实效。